随着畜牧兽医技术的不断进步,猪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享用新技术带来进步的同时却惊异地发现猪越来越难养,猪病越来越多。个中缘由我们在此不去深究,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如果现在还仅仅依靠常规的临床解剖,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眼睛越来越不可靠,对看到的现象越来越困惑和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原因,简单地讲就是现在的猪病呈现非典型化和复合感染的趋势。面对目前的状况,我们在改善猪群生长环境和饲料配方的同时,要努力构建猪群疫病防控体系,而实验室检测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一、实验室检测的作用
1.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
通过病原检测,可以了解猪群是否感染某种病原,如果感染,阳性率是多少;通过抗体检测可以了解猪群的整体免疫状况,从而掌握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为相应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
2.为免疫程序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依据
猪群在免疫某种疫苗后通过定期检测,可以了解猪群是否产生抗体、产生抗体水平的高低,从而为免疫程序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依据。此外,目前市场上疫苗厂家众多,疫苗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疫苗运输、保存、注射等环节都会影响免疫效果,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了解这些疫苗质量是否有保证,为下一步的疫苗选择提供参考。
3.猪场疫病净化
通过定期对某种病原进行实验室检测,掌握猪场某种病原的真实存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淘汰阳性感染猪、建立阴性种猪群、全进全出等措施逐步完成对某种疾病在猪场的根除。如通过对猪伪狂gI抗体的检测,确定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猪群或猪只,从而采取扑杀、隔离等措施达到猪群净化的目的。
二、实验室检测的内容
实验室检测的内容很多,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有病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两种。临床上可以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分别进行选择。
1.病原检测
病原检测分两种,一种是采用某种方法,如细菌培养、动物接种等直接检测某种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另一种是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检测样品中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是否存在,从而间接反应某种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第一种方法做起来费时费力,第二种方法方便快捷,在较短时间就能得到结果,所以目前病原检测主要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2.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某种病原的抗体含量。实验室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已经商业化的成品试剂盒。
三、实验室检测的实施
实验室检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样品的采集到实验室检测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这样得出的数据才真实可靠,具有可分析性。
1.样品采集量的确定
样品采集量大小首先取决于本次检测的目的,如估测感染率,或筛查阳性个体,或重复检测。如用于估测感染率,通用的数学公式为n=[1-(a)1/D]x[N一(D一1)/2](其中,n一样本量大小,a一置信区间,D一估测阳性动物数/发病动物数,N一动物总数)。如a一0.90,D一10,N一4000,则n=22。
2.样品采集方法
检测项目不同,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如做PCR检测病原时,可以采集病变组织或者动物血液,组织要求是具有典型病变的部位,血液最好是发病期的血液,采集后,最好置于一20℃冰箱保存。做ELISA检测时,采集的血液不能加抗凝剂,室温下静置3~5小时(季节不同,时间有所变化),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低速离心分离血清,装入1.5mL离心管中,置于4℃冰箱保存。
3.样品运输
采集的病变组织和血清应置于放有低温冰袋的泡沫箱中进行运输,避免反复冻融,每份样品都应有相应的标签,并保证在抵达实验室时仍能被辨认。同时应提供详细的猪场信息和联系方式(尤其是电话号码),以便检测结果出来时能及时联系和沟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应本着在价格可接受的范围内抵达目的地的时间越短越好。
4.实验室的选择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各个方面,但实验室条件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比如实验室检测环境要具备恒温、恒湿等条件才能保证抗体检测的准确性,所以在选择实验室时,在广泛听取同行意见,征求相关猪病专家建议的基础上,要进行认真比较。
四、检测数据的利用
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得出的数据,如果不经过相关专家的分析和解释,养殖者一般不能正确理解。这也提醒养殖场在选择实验室时,要求实验室不仅能提供检测数据,也能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和建议。如阳性率、阴性率、差异度等,此外还应要求实验室对当前的免疫程序、用药情况、疫苗质量等提出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检有所值,检有所用”。
总之,随着养殖新技术和养殖新模式的不断应用,之前仅仅依靠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的分析将越来越不可靠,越来越不能正确诠释临床上遇到的问题,而实验室检测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只要按照科学、专业、合理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操作,相信我们养猪业因疾病因素所带来的困扰会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