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育舍指在仔猪度过断奶后第1个困难周后能满足其生长需求。通常情况下,当仔猪体重达到20—35kg,差不多相当于10—13周龄时,肥育期开始。肥育期的长短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主要取决于贸易方式和出栏体重。然而,无论这一要求有何不同,肥育舍应该能为幼猪提供舒适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但是,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随后的管理时,肥育舍经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就是生产受到影响。
肥育舍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较于断奶舍而言,肥育舍应按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进行设计,以便于在不同批次之间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可对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肥育舍的猪圈数量取决于预期的平均日增重、仔猪进入肥育舍时的体重和预定的屠宰体重。由于肥育期的时间多少要长于断奶期的时间,所以要准确规划好所需肥育舍猪圈数量更加困难。因此,如果肥育舍是基于较高日增重进行设计的,那么可能无法及时地在下一批断奶仔猪进栏前将上一批肥育猪都养到预定的屠宰重量。
此外,另一个必须要重要考虑的问题是猪的出栏体重问题。因为各个猪的生长速度并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达到预期的屠宰体重。假设预定的屠宰体重是100kg。那么在猪栏中第一头猪达到该体重时,整栏猪的平均体重可能在80kg左右,而最轻的有可能只有60kg。
高温和疾病可能会对猪的生长速度造成显著下降,并会增大猪之间的体重差异。
猪圈的设计 丹麦的研究表明,饲养断奶仔猪的猪圈其形状应当设计成长宽比为2:1的矩形状,这可调节仔猪的活动,如休息、进食、排便以及社交性活动。考虑到猪在达到100kg屠宰体重时的体长大约为130cm左右,那么猪圈的宽度至少要达到2.2m,以方便猪进行活动(表1)。无论采用何种饲喂系统,丹麦猪圈一般都在2.2~2.6m宽,4.5~6.0m长。
试验显示,每栏饲养15—25头猪是最理想的群体大小,这一数值也正好和市场上大部分饲喂器的饲喂能力相匹配。
除了通过饲喂器供水外,还需提供额外的水源。地板板条宽度应为80—90mm,板条间缝隙宽为18mm,这也是欧盟立法所规定的最大缝隙间距。更理想的是,地板板条应按以下方式进行安装,即猪在进食时板条与猪的纵向相平行,因为这种方式可减少猪腿部受伤害的风险。
对于采用干料饲喂系统的猪舍,饲喂器应置于猪圈纵向长度三分之一处靠近走道的地方,因为这种方式能为猪进食、排便和休息提供最好的空间分配。对于采用液体料饲喂系统的猪圈,猪圈长度取决于可以同时肩并肩进食的猪的数量。屠宰体重在100kg的猪,其肩宽为32cm左右,那么一个养殖15头猪的猪圈至少要长4.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