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过年时候的一句流行语叫“岁岁年年虫相似,年年岁岁卵不同”,意思就是每年养猪朋友们都在做猪场驱虫,但是驱虫的效果令人堪忧。一方面是用药的方案不科学,还有就是想起来就做(驱虫),见到虫再驱。
笔者上周五在猪病通课堂以猪场常见的疥螨病、蛔虫病为例与一些养猪朋友交流了心得体会,并且谈到了影响猪场驱虫效果的三种常见因素及一种驱虫模式。趁此机会,与大家再次分享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按照提示进入直播间,了解更多。
具体来讲,影响猪场驱虫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猪场驱虫药物的选择。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例: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体内部分线虫和皮肤内寄生的节肢寄生虫(疥螨)驱虫效果好。缺点是对幼虫的效果较差;对虫卵没有驱杀和抑制孵化的作用。
还有苯并咪唑类驱虫药:芬苯达唑、阿苯达唑等对体内蛔虫、吸虫及移行期幼虫、绦虫等驱虫效果比较好,同时对虫卵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它的缺点是:对疥螨无效;添加量不足时,效果不理想;超量添加则可能会导致母猪流产、死胎、产仔率降低等。
如果猪场使用单方驱虫药物,效果肯定不理想,因为猪群的寄生虫病多是混合感染;如果猪场使用复方驱虫药物,因担心怀孕母猪使用后会出问题而自行减少剂量,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如果生产厂家提供的驱虫药物不合格,药物本身含量不够甚至严重不足,也会导致驱虫效果不好。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在做猪场驱虫药物的选择和购买时,最好做到以下三点。
(1)选择知名、正规生产厂家生产
(2)使用广谱、高效、安全、低毒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复方驱虫制剂。(如出现全能的药物,单用也无妨~)
(3)按照生产厂家或相关技术老师指导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要擅自增减用量。
其次是猪场驱虫方案的制定,随着一部分的兽药厂家进行培训指导,同时养猪朋友的自身技术提高,我相信大部分猪场都知道种猪一年要驱虫四次(每3个月一次),因此大部分猪场每隔3个月就在饲料中添加疗程为7天的驱虫药物。这样做的结果是猪场把各个生产厂家的驱虫药物都试遍了,但寄生虫感染仍然很严重。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在拌料或者皮下注射驱虫期间,要及时打扫栏舍、清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驱虫后,将母猪和栏舍清洗干净,待猪体表干燥后,用双甲脒对母猪全身和栏舍进行仔细喷洒。喷洒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间隔7-10天后再重复一次。
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被养猪朋友所忽视的一点,就是猪。咱们做驱虫不能是为了驱虫而“驱虫”,一定要注意效果。猪场普遍认为驱虫药物选择正确、驱虫方案得当的话,驱虫效果应该会非常不错,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问题的根源!就是猪本身!所以要关注猪自身的状态。
我们是在给猪驱虫,考虑的全是寄生虫、驱虫药、驱虫方案,却把主体给忘了。老中医告诉我们,在给人驱虫时:对于体弱的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同理,在给猪驱虫时要考虑猪本身的身体状况,综合实施驱虫方案。
猪病通执业兽医师建议:一定要在猪群健康状况比较好的时候进行驱虫,这样才会锦上添花。
例如母猪存在便秘的情况或者夏天驱虫时,应该先在饲料中补充一些肠道营养素(如益生素等),把猪群的肠道调理好,再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驱虫,效果就非常好。以猪蛔虫为例,判定猪场驱虫效果好坏最简便的依据就是“驱虫不见虫”,当然前提是各项工作都做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