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从丹麦农场经理教育看我国规模猪场职业场长培养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北方牧业》

丹麦是举世公认的养猪王国。2009年年初丹麦存栏1211.95万头(其中母潴1024万头),2009年全年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数27.5头,总出栏猪数量为2758万头(包括丹麦屠宰1928万头,出口仔猪、育肥猪、淘汰母猪约829万头,出口猪肉产品185万吨,占猪肉总产量的96.5%)。

育肥猪30~100千克日增重达897.5克,料重比2.84。截至2009年底,丹麦拥有各类猪场5041家,其中育种场30家,扩繁场130家,自繁自养猪场2054,家,专业母猪场547家,专业育肥猪场2185家,年出栏肉猪5000头以上的猪场占猪场总数的13.9%,占出栏量的44.3%,、存栏基础母猪超过500头的规模场占猪场总数的33.4%,占出栏量的67.7%.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总结丹麦养猪水平如此之高的原因,我们认为除了良好的社会支持服务保障体系及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之外,丹麦农场经理的教育培养也功不可没。考查丹麦农场经理培养成功之道,对我国规模化猪场场长的培养无疑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笔者曾在丹麦接受了为期近两年的农场生产管理教育,在丹麦万头规模猪场参与生产管理近一年时间,同时也在国内规模猪场担任场长数年,在此结合丹麦农场经理教育情况,谈谈对我国规模猪场职业场长培养的一些看法,以期为解决目前规模化猪场“一将难求”的困局提供参考。

在丹麦,农场经理是一个多面手。笔者工作的农场有生产母猪500多头,肉牛40多头,土地近300公顷,固定员工包括农场经理在内共4名。农场经理不仅十分熟悉猪场、牛场的每个生产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每天参与牧场的生产劳动,而且对土地耕作的安排也有条不紊。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年的工作安排农场主都做到心中有数,对农场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电脑设备在内的使用都能进行熟练的操作。周末及节假日两个员工轮岗,每个员工场内所有的工作都能独立完成。

那么这样的农场“全才”是怎样练就的呢?这就是丹麦农场经理教育结出的硕果。丹麦的农扬经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农场经理,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和农场经理教育阶段。学生在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前都已接受了为期9年的教育,有足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第一阶段历时19个月:前两个月学校培训,主要学习农场劳动的必备技能,包括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驾驶技术、农场安全生产知识、劳动保护等,要求每个学生都考核过关才能到农场参加劳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是农场的生产实践,在农场主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农场的各项生产劳动:完成一年的实习后回到学校再接收为期五个月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业经济、农业生态保护等。笫二阶段历时23个月,包括17个月的农场劳动实践和6个月的理论学习。第三阶段即农场经理教育阶段,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基础上,再进行为期6个月的理论学习,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持绿色证书的农场经理。

在丹麦,只有持有绿色证书的农场经理才允许经营超过35公顷土地的农场,才能够从政府获得许多优惠政策。从2007年起,在前面三个阶段的教育基础上又新增了第四阶段3个月的商务经理和22个月的农业经济师的教育。

在我国,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养殖环保压力的日益加大以及企业整合和竞争的加剧,养殖业也势必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进一步迈进,势必有更多的规模场、养殖小区及养殖上下游产业链出现。这对行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然,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农牧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了猪场。据笔者对江浙沪地区部分年出栏万头生猪规模猪场的调查,大中专毕业生担任猪场场长的比例在90%以上,这对推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与丹麦的农场经理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我们在学校里都经过了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教育,但是我们大学几年里所有生产实践时间加起来也不足半年时间。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实践经验的缺乏是我们作为一个职业场长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从业多年,笔者感觉业界急切需要的是丹麦那样的“全才”。在丹麦,无论缺了哪位员工,猪场的生产都能够正常开展,对农场整个生产不造成根本影响。而在我国,笔者曾见到许多猪场因管理或技术人员的变动而对生产的连续性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现阶段怎样才能培养出像丹麦那样的农场经理,养猪全才?笔者认为,养猪全才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系统的的专业基础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让我们的从业者真正感觉到养猪是青春靓丽的事业,也离不开企业的责任,企业要积极为猪场场长发挥专业特长、扎根养猪事业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制订合理的分配制度,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努力,时刻想着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猪场的职业场长并为此而不懈努力。对照丹麦农场经理的培训,笔者觉得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作为职业场长,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全面系统的猪场管理知识

不仅要熟悉 养猪场的繁殖、兽医、营养、饲养管理等环节关键控制。点,不仅能驾驭猪场的每一个细节,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猪及饲料市场变化情况。

第二养成制定计划的良好习惯

计划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尤其是对猪场这样周期性很强的工作,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猪场如何制定计划?笔者认为计划必须与生声规模、硬件设施、疫病防控、生产管理、季节气候交化、销售以及生猪市场及饲料市扬等元素有机结合。计划类型按时间分猪场发展长远规划(2~5年甚至更长)、短期计划(一年以内的计划,有达成目标的方x措施,包括年度、季度、月、周计划)等;计划内容包括财务计划(饲料、兽药、引种、工资、水电、折旧、维修、5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人事计划f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员、工勤人员、员工培训等)、生产计划(引种淘汰、防疫免疫、消毒、饲料采购与加工、猪只断奶转群配种等)、销售计划(种猪销售、苗猪、肉猪销售、淘汰猪销售等)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等。

第三职业场长是制度的制订、执行和问题的发现、纠偏者

职业长猪场实际生产需要制订制度。比如,系统记录对一个猪场来说相当重要,生产中很多人都会把一些数据、情况记录在卡片上,但是不是应该更细化呢?

是不是设计相应的表格进行记录呢?记录是否全面呢?笔者曾在一猪场看到规章制度中有一条,“严格执行生产记录”,但就在这个猪场,出现了大量的阴囊疝,可惜的是他只记了配种日期,而没有记录与配公猪的耳号,但如果作为一个问题马上进行纠偏,几个月后通过记录很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担任猪场场长期间,猪场的各类常用的及不常用的记录表格达30多份、涵盖了繁殖、兽医。饲料、销售、设备维护、员工信息等各方面,记录不仅有助于管理好猪场,而且有助于追溯,通过对记录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记录的基本要求是详实、系统、正确、及时。日常管理中,制订制度不难,难在制订有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不怕出现问题,最主要是我们要即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它。

第四猪场职业场长是猪场的人办资源经理和培训师

目前猪场员工文化程度相对较底,尤其是饲养员,猪场场长应注意管理方式方法,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教育。编制员工岗位培训手册,尤其要重视安全生产教育且要常抓不懈,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常识、各种机械(如消毒机械、饲料机械)安全使用、药物的安全使用、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种公母猪的安全饲养和使用等,同时要做好安全巡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制订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员工收入可实行有奖有罚、联产计酬的分配办法,同具体的生产任务、技术指标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笔者在担任场长期间,特别注重对新进员工的培训,经常到现场巡,查并做示范,后来该场很多生产记录都是由新员工创造的。

第五作为职业场长,应掌握一定的交流沟通技巧

作为场长要做好场内方方面面的工作,交流是必须的,不管是在场内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还是在外与原料供应商、当地职能部门、社团组织等都要进行必要的沟通。所以,作为职业场长平时都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第六职业场长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获取相关的信息。对于新技术、新产品要敢于尝试(当然也不能盲目尝试)。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丹麦 经理教育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