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中国 养猪业不平凡的一年,在较多猪场爆发的“无名高热”病也有多种病因之说,所有同仁都已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良好的生物安全是养殖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感染压力及不同的生产阶段下执行正确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方案极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以及对现代消毒科技观念的理解,总结出 养猪场有效消毒的常见误区,以利于畜禽场管理者们建立有效消毒的正确观念。本文为原创内容,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误区一、空栏消毒前不做彻底有效的清洗 许多养殖场只是空栏清扫后用大量的清水简单冲洗,就开始消毒,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必须使药物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经过简单冲洗的消毒现场或多或少存在甚至不易被烧碱清除的有机物,如血液、胎衣、羊水、体表脱落物、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油脂等,这些有机物中藏匿着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些藏匿着的病原微生物,消毒药是难以渗透其中发挥作用的。这样,本栋舍上批猪遗留下来的病原又给下一批猪带来安全隐患。同时,消毒药物与有机物,尤其是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可以结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并阻碍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再者,消毒药被大量的有机物所消耗,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所以说,彻底的清洁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正确的做法是,打扫清除后,使用良好的清洁起泡剂,能彻底清除栏圈的死角和破损缝隙中的油脂等污物,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直至完全清洁。
误区二、消毒池用烧碱消毒,且一星期只换水加药一次 许多养殖场门卫消毒池用烧碱,浓度根本没有仔细称量换算,有效浓度达不到3%,也不考虑空气、阳光这些因素对其消毒效果的影响,更没有做到2天更换药水一次。因为,烧碱的水溶液只能维持2天的有效消毒效果,2天后药已失效,根本达不到消毒效果。所以这种消毒池是形同虚设。 其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烧碱起了反应,迅速降低了池中起消毒作用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我们曾做过试验,从上加水药开始,每天用试纸测pH值2次后得知,池中3%的烧碱水已失效。 另外池中的烧碱对池壁有较强的腐蚀性,这样又缩短了消毒池的寿命。同时对进出车辆的底盘、轮胎等也有较强的腐蚀性。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种起效快,不怕阳光、空气、长效不易挥发且无腐蚀性的广谱有效消毒剂,最好能在有效的同时1周更换池液,成本低,效果又好。
误区三、不注意对饮水的消毒 畜禽疾病传播的很重要途径是饮水,较多畜禽场的饮水中大肠杆菌、霉菌、病毒往往超标。也有较多场的饮水中加维生素、抗菌素粉制剂,这些维生素和抗菌素会造成管道水线堵塞和生物膜大量形成,影响畜禽饮水。所以消毒剂的选择很重要,有很多消毒药说明书上宣称能用于饮水消毒,但不能盲目使用。我们应选择对畜禽肠道有益且能杀灭生物膜内所有病原的消毒药作为饮水消毒药。
误区四、不考虑水质和环境温度对消毒剂的影响 各地水的盐度和软硬度(水中钙、镁离子浓度)不一样,钙、镁离子易与某些消毒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如碘)发生反应,影响消毒剂的效果。 一些消毒剂,尤其是含有醛或碘的消毒剂,在寒冷的季节(
20℃ 以下)对同一病毒的消毒作用大大下降,且为达到有效消毒时间即与病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 正确的做法是:了解自己的水质,适当增加消毒剂量或选择不受水质影响的消毒剂。选择
20℃ 以下时仍然不受温度影响的消毒剂。
误区五、不考虑泥土或有机物对消毒剂的影响 泥土是酸性,且含有大量有机物,它们容易和消毒剂中和的有效成分(如碘)。(?)在环境、车辆、过道、空栏消毒时要高度重视选择不怕泥土或有机物的消毒剂。
误区六、不采用带畜(禽)进行空气雾化消毒 带畜(禽)消毒的着眼点不应仅限于畜禽的体表,而应包括整个畜禽的空间和环境,因为许多病原微生物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不进行空气消毒,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畜禽发生某些疾病。带畜(禽)消毒应将喷雾器喷头高举空气空中,喷嘴向上喷出雾粒(雾粒直径大小控制在80—120um)。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消毒剂的用量,另一方面雾粒在空中缓缓下降过程中与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接触时可杀灭悬浮在尘埃中的病原,此外还有除尘、净化空气、减少臭味、夏季降温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空气雾化消毒应选择杀菌谱广、刺激性小且对人畜(禽)安全无害的消毒剂,同时还要选择使用专用电雾化喷雾器。
误区七、盲目轮换使用消毒药 有些畜(禽)场频繁轮换消毒药,理由是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笔者认为,调换消毒药要根据消毒场合、目的、疫病种类、动物种类、使用方法以及季节而定,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调换,而既要考虑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又要考虑对人畜无害、副作用小,同时还要考虑对芽孢、真菌等病原的杀灭有协同作用。
误区八、盲目选择单纯刺激性大的消毒药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评定消毒的作用较评定治疗药物的疗效更为困难,目前,兽药市场上多种多样、不同名称的消毒药令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某些厂家为满足消费者喜欢消毒药刺激性大的心理,往往刻意添加刺激性强的物质,给人以假象。而这种单纯以刺激性大为出发点生产的消毒药,笔者认为根本无多大效果或无效果。所以选购消毒药时应注意消毒药的品牌,厂家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切不要盲目相信宣传或贪图价格低廉。
误区九、发病时消毒、无病时少消毒或不消毒、消毒无计划 消毒应分为定期消毒和临时消毒。定期消毒是针对当地常发生的疫病种类、畜禽种类、不同季节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安排,并要制订一套周密的消毒计划,切不可随心所欲。定期消毒对行政区和生产区有不同的要求,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程序和要求进行消毒,不论是行政领导、技术人员还是饲养人员,都应按一个标准执行。许多养殖场对外来人员要求严,对本场人员要求松的“外紧内松”、“偷工减料”现象常有发生,那些不经任何消毒从饲料间、粪场等通道进入生产区的,基本上都是本场人员。临时消毒是指在受到某种疫情威胁或已发生疫情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临时消毒计划,除考虑选用针对性消毒药物、消毒方法之外,还必须全面彻底的进行全方位大扫、大消毒,并反复数次进行。
误区十、用生石灰或熟石灰消毒 石灰消毒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且无不良气味,但往往使用不当也会失去消毒的意义。如新出窑的生石灰是氧化钙,加入相当于生石灰重量的70%--100%的水,就生成了疏松的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只有这种离解出的氢氧根离子才具有杀菌作用。笔者曾见过有些场在入场处或畜禽入口池中,存放着厚厚的生石灰,不沾水,让车或人通过,这起不到消毒作用。也有的用放置过久的熟石灰做消毒用,但它已吸收了二氧化碳,成了没有氢氧根离子的碳酸钙,已完全丧失了杀菌消毒作用,所以也不能使用。还有的将石灰粉直接洒在舍内地面上,致使石灰粉尘大量飞扬,必定会使畜禽吸入呼吸道内,引起咳嗽、打喷嚏、甩鼻等一系列症状,人为造成了畜禽呼吸道的伤害。 使用石灰消毒最好的办法是:加水配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涂刷畜舍墙壁1-2次,称为“涂白覆盖”,但劳动强度大,腐蚀性较大,实际成本也不低,不划算。
误区十一、使用甲醛或福尔马林消毒和熏蒸 甲醛或福尔马林是一种有很强烈气味的气体,甲醛对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包括芽孢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它有穿透力差、作用缓慢的缺点,而且在低温下可生成絮状的三聚甲醛,致使杀菌力下降。甲醛溶液最常用作熏蒸消毒,它消毒的作用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温度每升高
10℃ ,消毒力可提高2-4倍。在温度为
0℃ 的环境下,几乎没有消毒作用,所以应保持在
20℃ 以上使用。还要注意,所说的温度是指被消毒物品表面的温度,而不是空气的温度,也不是使用甲醛时短时期内的温度。 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和福尔马林熏蒸时很不安全,并且有致癌的危险。同时,对人和畜禽有强烈的刺激性,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误区十二、不重视配方消毒剂的使用 所谓配方消毒剂,是指含有表面活性剂、酸化剂、缓冲体系以及其它成分的复合消毒剂。其中,表面活性剂能浸润以去除污物,增大接触面积,减少有机物的影响;酸化剂能降低pH值,提高杀菌力,并能穿透生物膜、衣壳等,增强消毒剂的杀病毒能力;缓冲剂能防止在硬水中与钙发生反应,提高接触面积,增强消毒剂中活性成分的协同效果,从而延长杀菌时间。而单一化学消毒剂(如甲醛、烧碱、高猛酸钾等)不具备配方消毒剂上述优点。
总之,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消除畜禽体外的病原微生物—消灭传染源,防止疫病的蔓延,特别是在目前暂无特效药或相应疫苗的疫病如PCV-2等情况下,通过消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与消毒同等重要的还有很多环节,如对病死畜禽做无害化处理、环境控制、改善养殖工艺设备、处理好污水粪便、消灭蚊蝇和老鼠、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预防、加强营养增强畜禽抗病力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畜禽场的管理者们应加深对兽医保健这一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兽医保健是预防保健,而不是病后治疗;它面对的是整个群体,而不是某个个体。不难看出,消毒是控制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防治疾病的唯一措施。消毒新理念贵在理解、消毒措施贵在落实、全面系统的消毒工作贵在坚持。祝大家养好猪!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