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哺乳母猪的饲养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饲料研究

综合世界各地的资料可发现,最新收割的谷物都会不同程度地被霉菌毒素污染。2008年,霉菌毒素污染预警较往年有所提前,其原因可能是:当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霉菌生长。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饲料组分中的霉菌可能会降低采食量,但缺乏理论依据,而这次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是用科学依据来验证这个推测的。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和禽类科学系的Trevor Smith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1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Trevor Smith的这项研究主要是关于饲料间传播的镰刀菌属对动物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镰刀菌属是真菌的一种,它产生的毒素通常存在于猪饲料原料中。实际上,镰刀菌属毒素和黄曲霉毒素一样,是世界上温带地区分布最广的霉菌毒素。另外,在自然界中对镰刀菌属毒素污染的饲料最敏感的动物是猪和马。研究者认为:这种致敏性是由多种不同途径共同作用引起的,这种污染通常难以检测且不易控制。镰刀菌属毒素中的组分种类繁多且复杂,导致对其中每种组分的具体检测非常困难,因此,在实际检测中通常将这些复合物统称为呕吐毒素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并将其作为所有毒素检测的标准物质。

圭尔夫大学的研究者在DON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研究中,特别强调了它对日采食量极大的负面影响(见表l)。其他一些研究发现,DON对日采食量的负面影响虽然并没有上述研究结果严重,但即使加入了霉菌毒素吸附剂,其不良反应也并不能完全得到缓解。

上述研究中,试验母猪在产仔后即饲喂试验日粮,饲喂期持续21 d。在另一项研究中,母猪产仔前3周饲喂添加相同剂量DON的试验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日粮对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相对较弱(对照组为2.41 kg,试验组为2.12 kg),但受DON污染的试验日粮对日增质量的影响较明显,试验组的平均日增质量仅为0.62 kg/d,而对照组的平均日增质量可达到1.14 kg/d。从表1可见:在母猪的3周哺乳期内,因霉菌毒素的污染至少降低了30%的采食量,并且减少了l2 kg的体增质量,而对照组可获得至少超过2 kg的体增质量。

2采食量

其他国家的科研工作者也进行了一些关于饲料质量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影响的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发现,一些研究者通常会将圈舍温度调到可能产生潜在影响的温度范围,他们一般将哺乳母猪圈舍温度控制在18~l9℃,这种温暖的环境温度通常会降低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但这些研究者始终认为:圈舍温度在20℃时,会使采食量降低0.2 kg/d,这个数值低于总采食量的5%。毫无疑问,对于饲喂在猪舍中的现代化高产母猪,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其采食量需求。200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母猪将l只仔猪从初生哺乳到体质量达7.5 kg,需消耗l2~l6 kg饲料。哺乳母猪乳汁分泌量的增加意味着仔猪更高的断奶体质量,另外,母猪在哺乳期内采食量增加同样可促进下一个发情期的到来,并且提高下一窝仔猪的成活率。但母猪泌乳量也并不是随着采食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的。当饲料喂量低于哺乳母猪采食量需要时,泌乳量也许会随之降低,然而,较高的饲料采食量却并不一定会增加泌乳量。在满足最大采食量的情况下如何调节哺乳母猪的泌乳性能,目前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有些试验结果常超出了研究者的意料或非常令人失望。

胎次是决定采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加拿大的研究表明:初产母猪的采食量通常比经产母猪低20%。另外,随着仔猪断奶日龄的增加,母猪的日采食量也呈增加的趋势。在满足哺乳母猪采食量需要时,日采食量与仔猪断奶日龄呈一定的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母猪在产仔后的8~9 d即达到采食量的高峰期,而且高峰期采食量会受到品种和基因类型的影响,但相对于品种而言,个体和胎次对采食量的影响更大。通过对目前研究数据的整理,可形成一套基本的饲喂管理模式。大多数猪场的研究表明:哺乳母猪对粉碎后湿拌饲料的采食量高于干料,每天可提高约0.5 kg,但这种提高往往体现在初产母猪身上,而不是经产母猪。在欧洲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研究者想证实一些猪场利用计算机配制的湿料是否真正满足哺乳母猪的采食量需要。

3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中首先考虑的是饲喂频率,每天多次饲喂(3次或超过3次)的效果优于每天饲喂1次或2次。养猪专家建议,哺乳母猪圈舍内的料槽需设计的更完善,大多数专家认为:料槽应深一些并且易让母猪接触,饮水器要安装在料槽上面或在料槽边。

饲料组成成分也会影响采食量,如:组分中含鱼粉的饲料,其适口性要优于含豆粕的饲料。但普遍性的经验中也包含着矛盾的地方,紫花苜蓿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些营养学家称,紫花苜蓿的适口性并不是很好,但欧洲的一些养殖者在哺乳母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紫花苜蓿和燕麦的混合物,他们认为:二者可缓解由饲料中小麦可能带来的霉菌毒素污染。

对于妊娠初期的母猪,在饲喂低蛋白水平日粮的情况下,提高日粮蛋白水平可增加采食量。在夏季,增加日粮中脂肪含量或适当降低日粮蛋白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益处。提高哺乳母猪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会增加采食量,但另一方面,粗纤维的增加可能会降低哺乳母猪采食的能量浓度。以下2种饲养管理措施得到了普遍认可:1)每天清除料槽中的剩料;2)专门为哺乳母猪配置一种含有不同组分的高营养浓度的饲料配方,以此满足哺乳母猪对能量和氨基酸的需要。在哺乳母猪饲料喂量方面,目前还存在争议,以前的观点认为:不要急于推广和应用自由采食的理论,但目前大多数人已放弃这个观点,对母猪哺乳全期限饲的饲养方式进行了一些改变。

从母猪哺乳第l天开始,典型的饲喂量应为2.5kg/d,日粮能量为l4.5 MJ/kg消化能。这个饲喂标准与英国推荐的母猪哺乳11只仔猪,仔猪断奶体质量达到7 kg的标准相同。从哺乳第l天起,饲喂量每天增加0.5 kg,到第10天使母猪采食量达到7 kg。这个推荐量与加拿大研究者的建议,饲喂量不同,加拿大研究者建议,哺乳母猪从泌乳第2天到第8天,每天饲喂量需增加l kg,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第8天到第12天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因为这段时间被认为是采食量最易受到影响的波动期。在母猪哺乳第l2天后,就可开始采用自由采食或根据母猪食欲调整采食量的饲喂方式。无论采用哪种饲养方式,都需要对饲养的哺乳母猪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心思,认真观察、记录并满足它们需要的日采食量。这个记录对于寻找出现问题的地方,并判定日粮是否满足哺乳母猪全部的营养需要量具有重要意义。来自

哺乳母猪营养需要量计算的基础是能量需要量,因为能量是保障母猪向仔猪提供足够乳汁的根本。根据一种典型的计算公式,2/3的能量摄入量被母猪消耗,剩余1/3满足母猪本身的维持需要。如果采食的营养物质满足不了这2种生理功能的需求,哺乳母猪就会动员体组织分解供能以提供哺乳所需的能量。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母猪哺乳期体质量损失的65%为体脂,与体脂相比,体蛋白的损失量低于体质量损失总量的l5%,而且体蛋白转化为乳汁的效率非常低。因此,哺乳母猪的体质量损失既不利于母体本身,也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将优质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以及采用最有效的饲喂方式使采食量达到最大,这2个思路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哺乳母猪饲养问题的途径,这项原则现在仍适用于哺乳母猪的生产。目前,需引起我们关注的变化主要有2方面:1)现代化高产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额外需要量;2)虽然2009年的霉菌毒素污染并不是很严重,但同样会增加哺乳母猪发生中毒的危险。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哺乳母猪 饲养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