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引进猪进场后的隔离与免疫措施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畜牧与兽医

近1年多来,猪价高位运行,各猪场补栏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如何让引进猪(特别种猪)尽快适应场地的环境,维持原有猪群的健康状态并在后续生产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必须有较好的引进猪隔离措施、猪群混群适应方案以及严格的免疫程序。

1引种原则

生产上能够正常运转的猪群可以定义为微生物达到平衡状态的微生物复合体。事实上,很难选择到和自有猪群病原微生物群完全一致的供种方,并且从技术的角度,无法做到也没有必要去界定供种方猪群所携带的所有病原。猪群自有的微生物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场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引进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高或者相当的猪群引种,杜绝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低的猪群引种。

2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可以降低引进新的病原体的可能性,保护自有猪群,同时利于保护新引进种猪。隔离期一般为2周。

引进猪进场前,建立隔离舍,并尽可能远离自有猪群,一般距自有猪群l00 m以外,至少和自有猪群之间有一道完全阻隔的实心墙,其邻圈最好是即将出售的育肥猪。提前l周进行清扫、冲洗干净并消毒。

隔离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设施要彻底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要防鸟防鼠;隔离适应期间,禁止隔离猪舍的饲养员与其它生产区内的饲养员及种猪接触,尤其在最初2周,实行全封闭管理。在此期间,如兽医确认无重要传染病、能保证良好健康状态的情况下,可适当缩减隔离期。

引进猪的第1周,要给予特殊的管理。最初2 d严格控制饲喂量,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新鲜,同时添加常规预防量抗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

严禁隔离舍的排泄物流向自有猪群的猪舍,集中处理粪污,用烧碱进行消毒。

每日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异常状况,按30%比例进行体温抽查,上下午各l次,并作好记录、采样,对关注的病原进行监测。

隔离期内,依据临床观察或者检测结果,迅速做出处理决定,怀疑传染病时,作进一步诊断,坚决淘汰不合格猪只,避免外源性病原感染自有猪群。

3适应方案

适应就是让新引进的种猪在可控制的环境中,与自有猪群已存在的病原接触,使猪只对这些病原产生免疫力,而又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过程。适应期一般为6周。

理想的适应过程应该在隔离舍中完成,若隔离舍的风险较大,也可以将适应过程在配种房内完成。

将即将淘汰的种猪和新引进的种猪隔栏接触(直接接触可能会导致打斗损伤),至少持续1周。

将自有生产猪群的粪便撒布在新引进种猪的水槽中,也可用清扫过粪便的扫把在水槽中涮洗的方式。至少持续l周。

将新引进的种猪和场内存在的保育中晚期(50一70日龄)或者肥育早期的猪(体重小于45 kg)直接混合饲养在一起,新引进种猪:保育/肥育猪=5:1。混合饲养期为l~2周。

驱虫,接种预防繁殖障碍的疫苗。

切实有效地执行既定的适应方案,将为维护自有猪群的健康状态,充分发挥新引进猪的生产性能提供良好的保障。

4免疫程序

引进猪进场后,均应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最佳的免疫时间是进场后的第5天。育肥猪免疫程序:第5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1~2 mL;第l2天链球菌苗2 mI/头;第19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2 mL;第26天高致病性蓝耳病苗2 mL/头;第33天驱虫。种猪免疫程序:第5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2 mL;第l2天:链球菌苗2 mL/头;第19天:猪瘟苗2头份、口蹄疫灭活苗2 mL;第26天:高致病性蓝耳病苗l mL/头;第33天:驱虫;第40天:伪狂犬苗l mL/头;第47天:高致病性蓝耳病苗2 mL/头;第54天:细小病毒苗2 mL/头;以上程序仅供参考,各养殖场可根据本地的流行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总之在引进猪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供求双方的实际情况,一丝不苟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免疫 隔离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