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8月龄,体重在110kg以上,仍未发情时,一般称之为后备母猪乏情。在养猪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够规范的养猪场时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养猪场母猪的利用率,导致养猪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介如下。
1发生原因
1.1疾病因素 各种疾病均可致使抗体正常生长发育受阻,严重影响后备母猪的性腺发育与成熟,甚至直接危害生殖器官,导致后备母猪乏情。蓝耳病、子宫内膜炎、圆环病毒病、卵巢囊肿等疾病是导致后备母猪不发情的主要疾病。此外,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血痢)、慢性呼吸道(如慢性胸膜肺炎)及寄生虫病、霉菌毒素中毒病等,都可以引发后备母猪不发情。
1.2营养因素
日粮供应不足,长期饥饿,致使猪只过于瘦弱,或供料太多,后备母猪躯体过肥,都会造成不发情;也有的虽然外观体况(膘情)良好,但由于严重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而导致不发情:高钙日粮,其中的钙直接影响锌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导致锌的缺乏,也可造成母猪不发情。
1.3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缺乏充分运动或栏舍过于阴暗,光照不足,均可以影响后备母猪性腺的正常发育,导致母猪不发情 。
1.4季节因素
盛夏季节,高温高湿等环境应激,后备母猪内分泌机能紊乱,严重时发生卵巢囊肿,导致本病发生。
1.5静止发情
猪只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均为正常,也有性周期,但不表现发情症状或发情症状不明显 ,因不仔细观察而被忽视,这种情况属个别现象。
1.6遗传因素
一些母猪由于遗传缺陷,如母猪雌雄同体、阴道管道形成不完全、子宫颈闭锁或子宫发育不全等,都可导致母猪不发情,此种情况只有淘汰,不宜留作种用。
2应对措施
2.1加强疫病控制
各养猪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切实做好相关疫病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本场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加强卫生管理,做好疫病控制,保持后备母猪 具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和较好的抗病能力。同时,按照全场策略性预防药物添加原则,定期实行相关药物的混饮、混饲。
2.2科学饲养管理
合理调制饲料,为后备母猪提供优质、充足营养,特别是要满足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注意钙磷比例,防止高钙日粮,不得投喂霉坏变质饲料。为促使后备母猪躯体全面发育,前期( 80 kg以下)应采用自由采食,后期(80k g以上)则采取定餐限饲,以防徒长过肥(此期的日投喂量应为猪只体重的2.5%以下为宜),在后期日粮中,可考虑适当添加维生素E和中草药催情剂。每栏饲养数4 头左右,不宜大群或单个饲养。后备母猪舍应设置运动场并保持栏舍光照充足,防止各种环境应激,特别是防止群体咬斗和高热高湿应激,为后备母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3建立发情档案
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100kg时,即开始加强对后备母猪群体进行细致观察,一经发现发情个体,及时进行登记(发情日期及个体耳号),最好将发情母猪另并一栏,以便做进一步观察,为第二、三情期配种做好准备。对未发情猪只,采取应对措施,促其发情。
2.4实施诱情刺激
异性接触与刺激能有效启动后备母猪的性腺活动机制,促进发情。在后备母猪6月龄后,开始把试情公猪赶到栏边或运动场里,通过互相接触和爬跨刺激,促进后备母猪发情。
2.5强制发情措施
对于8月龄后,体重110 kg以上不发情的小母猪,应采取强制性措施,令其发情。
2.5.1混群调栏
将不发情的小母猪重新组合,调换到另一圈舍,通过改变全新的合群伙伴与生活环境,往往可令原先不发情的小母猪,在短期内陆续发情。
2.5.2加强运动
将不发情的小母猪赶到公共运动场内任其自由运动或适当驱赶运动,运动场设置饮水器和食槽,晚上不必赶回猪(冷天或大雨天, 晚上则需赶回),续2~3天。运动场里适当投喂一些青料或牧草,效果会更好。
2.5.3 公猪调情
每天将试情公猪赶到小母猪栏边和运动场上,一是可以准确地发现发情母猪,二是通过接触与爬跨调情,刺激小母猪发情。经常更换调情公猪,诱情效果会更好。
2.5.4 母猪诱导
每天将正发情旺盛的母猪赶到小母猪栏中或运动场里,通过嗅觉刺激和爬跨接触,诱导小母猪发情。
2.5.5 激素催情
在采取以上方法后,后备母猪将陆续出现发情并可配种。对于采取上述处理方法之后仍未发情的小母猪,应采取外源性激素催情。常用的方法是:氯前列烯醇200μg/头;律胎素2ml/头;绒促性素200IU/头;马促性素1000IU+绒促性素500IU/头;PG6001头份/头。
以上可以任选一项。一般催情后2~3天即可见效,个别不发情的可于5天后重复催情一次,或改用另一种激素。
笔者发现不少小型猪场常用已烯雌酚催情,这是很不适宜的,因为已烯雌酚注射之后,虽有发情症状,但不排卵,往往屡配不孕,或窝均产仔数很低。有资料记载,已烯雌酚长期使用还可诱发卵巢囊肿,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