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达到生育年龄而不能发情配种,或屡配不孕或异常分娩(流产、死胎)的总称。今年以来,蓝耳病、圆环病毒、霉菌毒素等造成的繁殖障碍导致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繁殖性能越来越低,配种分娩率逐年下降,2007年,很多猪场母猪的年配种分娩率在60%~70%,个别大规模猪场母猪的年配种分娩率仅达50%左右,因此,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成为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应及时找出防控措施。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和饲养管理等因素所致,传染性因素主要是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下面把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介绍一下。
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
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蓝耳病,是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母猪怀孕晚期流产,死胎弱胎明显增加和母猪再发情推迟等繁殖障碍以及子猪的呼吸道症状。
具体临床表现:种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嗜睡,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和不孕,怀孕母猪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子,有的产后无乳。部分新生子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产后1周内子猪的死亡率明显上升(40%~80%)。少数母猪表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39.6℃~40℃),产后无乳,胎衣不下或阴道分泌物增多。个别病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一过性青紫色或紫斑块。种公猪发病率较低,仅为2%~10%,主要表现为厌食,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少部分病猪睾丸肿大。
子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腹泻,离群独处或相互拥挤在一起;被毛粗乱,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有的发病子猪后腿呈“八字形”,后躯瘫痪,逐渐消瘦,眼睑水肿;少数子猪可见耳部皮肤发紫,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甚至100%。耐过子猪生长缓慢,且很易继发其他疾病。
育肥猪临床症状:呈一过性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也有的发病场育肥猪出现死亡,10%~30%不等。少数病例表现为咳嗽及双耳背侧、边缘、腹部及尾部的皮肤有一过性深紫色或斑块,并易发生继发感染。
蓝耳病的防控措施:加强综合防疫措施,提高营养水平,保证环境,强化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疫苗是控制疾病的一种手段,不是灵丹妙药,尤其是蓝耳病疫苗的效果还不能满足养猪生产者的要求和期望,但目前使用蓝耳病弱毒疫苗仍是我们降低生产损失的一种选择。进行疫苗免疫时要按照这样的免疫程序效果才好。1.全群普免-间隔4周第二次免疫。2.种猪群每年3次普防。3.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4周。4.子猪25日龄免疫1次。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病又称断奶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近年来兽医界引人注目的新病。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体重下降,呼吸困难、虚弱和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病集中于断奶后2周~3周和5周龄~8周龄的子猪。临床明显症状是子猪消瘦,体重减轻,呼吸困难,还可能出现水样腹泻、进行性咳嗽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该病毒还能造成严重的繁殖障碍。实验表明,当病毒经肌肉注射接种怀孕母猪或人工授精时经尿道接种母猪,PCV2能在其体内繁殖并引起流产。自然感染PCV2的成年公猪在其精液内可检测到病毒的存在,而且有实验室在PCV2感染公猪的精液中也查到PCV2,说明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是PCV2在种猪群中散布的潜在途径。
防控措施:美国已经研制出疫苗,在生产中应用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价格昂贵。另外,目前韩国AD生物株式会社生产的猪黄金含有高浓度圆环病毒抗体,在一些圆环病毒发病场应用效果很好,能有效降低保育舍的死亡率,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该产品已获得农业部批准文号,由北京天悦生科技有限公司代理。
霉菌毒素
玉米造成的霉菌毒素的污染比传染性因子更具普遍性,危害也更大。
赤霉菌毒素的危害 据估测赤霉菌毒素的污染占霉菌污染的70%以上,这可从小后备母猪或小商品母猪的阴唇红肿看出来。其毒素F-2可使阴道阴唇黏膜充血肿胀出现假发情;可使阴道宫颈黏膜角质化,诱发感染,后备母猪从阴门流出白色石灰样恶露,可使子宫黏膜角质化,使受精卵着床失败,返情或空怀增多;当日粮中F-2的浓度大于每千克30毫克时可引发死胎、流产、卵巢炎,最终卵巢萎缩,后备母猪始终不发情而被淘汰;引起直肠及周围组织水肿,造成群发性脱肛。对经产猪而言,F-2导致受孕率下降,屡配不孕母猪增多,死胎增多,产子数减少,还可使公猪性欲下降,睾丸变小,精液品质下降。
其他霉菌毒素的危害 其他霉菌毒素对母猪繁殖性能虽无直接影响,但它们通过损伤实质脏器影响母猪体质乃至发病,从而间接影响母猪繁殖性能。
造成霉菌毒素性流产 其特点是同时发生不同妊娠期的母猪流产。流产母猪无体温升高与食欲不振的症状;流产胎儿无任何肉眼可见病变,胎儿大小一致,唯有胎盘上有白恶样坏死。避免霉菌毒素的危害关键是控制好原粮的采购,我们常说,多花1分钱进好料,这是根本措施。其次是选择一些好的脱霉剂。
猪细小病毒
该病主要影响初产母猪,造成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子猪,母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死胎大小不一,如早期死亡,产出小的黑色枯萎样木乃伊胎;在怀孕30天~50天感染,主要是产木乃伊胎、死胎;怀孕70天后感染,母猪多能正常生产,但产出的子猪带毒,有的甚至终身带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猪细小病毒抵抗力顽强,对环境温度、PH及一般的消毒剂均较不敏感。在养猪密度较大的地区,几乎都有感染PPV的猪。新母猪在配种之前感染PPV将产生抗体,但许多母猪于第一产次配种前无自然感染的机会而没有免疫力。这些易感母猪在怀孕前半期感染PPV会造成繁殖障碍。PPV症的其他繁殖障碍使分娩间隔延长,母猪发情迟。对PPV血检抗体阴性的新母猪可用主动免疫方法接种,或放入血清阳性老母猪混养,使其感染而获得免疫方法可用于流行区。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在新母猪配种前接种2次,首次接种时后备母猪的日龄要达到5月龄以上,可预防本病发生。此外,将新母猪初配年龄延至9月龄以后可明显减少PPV的感染。
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母猪产前的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好卧嗜唾,不愿站立和走动。渴欲增加,尿黄粪干,可视黏膜潮红。产后有的症状减轻,逐渐恢复正常,有的反而加重,胎衣不下,从阴道流出红白黏液。公猪睾丸肿胀,多是一侧。病猪精神食欲无大变化,一般转归良好。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多为单侧,初期肿胀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睾丸萎缩变硬,性欲减退,精液带毒,失去配种能力。猪乙型脑炎是由蚊虫传播,多发生于7月~11月,分娩期正常或延产,死胎大小均匀。四肢有畸形,脑和脑软膜充血、水肿。
防控措施猪乙型脑炎的防治,首先要定期驱蚊和体外寄生虫,切断传播媒介。其次要猪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于蚊子来临前1个月免疫,5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1个月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高产、高效母猪的打造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猪场母猪的生产力就会不断提高,生产指标也会逐渐增加,每头母猪年提供25头~30头断奶子猪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