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亚临床感染的猪群是PRRSV不明传播的潜在来源。病猪、无症状的带毒猪、康复猪、病母猪所产的
仔猪,以及被污染的环境和用具等均具有传染性。感染猪在临床症状消失8周后仍可排毒,且PRRSV可在猪上
呼吸道和扁桃体存活相当长的时间(≥5个月),因此带毒猪是
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患病
公猪的精液也是传播源。仔猪可成为自然带毒者。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饲料和饮水、死产胎儿、胎衣及子宫排泄物含有PRRSV,可污染环境成为传染源。最近报道鼠类也是带毒者,故不排除它可能是传播者。禽类也可能会传播PRRSV。
传播途径
PRRSV虽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但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高度传播性是PRRS的一个突出特征。该病传播呈多路线的特点,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是PRRSV侵害的靶器官,鼻腔内接种病料可成功复制该病,母猪怀孕30日经口鼻感染会引起生殖衰竭。空气传播和猪调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PRRSV经空气传播、并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气溶胶是PRRSV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尚无气溶胶传染的直接证据。该病可经子宫途径垂直传播给仔猪。人工接种母猪后所产的未吮乳仔猪的血液和腹水中,检测出PRRSV抗体,表明病毒可经胎盘传播。虽然怀胎中期胎体可直接接种支持病毒生长,PRRSV在此时仍不能通过胎盘感染,怀孕后期(77~90日)的初产或经产母猪可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精液不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易感公猪感染后精液中带有PRRSV,在未见病毒血症时也易出现精液带毒。Swenson等(1994)检测人工感染公猪后,精液中带毒期长达43天,所以以人工授精方式也可将PRRSV传播给母猪。PRRSV在生殖道中的存在方式和公猪精液病毒排出的持续期,目前尚未完全搞清。PRRSV肌内注射不能引起感染。王永康等(1997)认为,带有PRRSV的种猪及肉产品是该病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PRRSV的传染性很强,鼻腔或注射途径感染所需的剂量极低。一旦感染后,病毒可出现于尿、唾液、精液,还可能在粪便中。PRRSV在液体污染物(井水、自来水、磷酸盐缓冲液、生理盐水)中存活3~11日,故被排毒猪污染的饮水和污水也是易感猪染毒的主要来源。并且不能忽视鸟类、鼠类、人类及运输工具在该病传播中的作用。
易感动物群
猪是PRRSV的主要宿主,但不同年龄猪的易感性有一定差异。禽类(野鸡、珍珠鸡、康尼西鸡)间的易感程度有所不同,在流行病学上占有一定潜在地位。
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感染的猪龄很不一致,但主要危害种猪、
繁殖猪及其仔猪,而
育肥猪即便发病,症状也较缓和,造成生长率下降、死亡率增高、淘汰猪增多。对母猪的危害要比肉猪严重,国内外资料报道相一致。性别和品种均无特异性。
流行季节
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王照福等则认为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发病季节仍需进步证实。
流行形式
PRRS多呈地方流行性。S.H.Done等(1996)报道,PRRS起始时呈大流行性的传播,但以后会在全球许多国家中呈地方性出现。PRRS传播力很强,一旦感染可迅速传播。事实证明,PRRS通常是随着主风向传播的,明显地呈“跳跃式”传播,距离可达20km以上。
流行规律
该病的显著特征是产前一周发生流产或早产,生产数量显著下降。在同一猪场内暴发该病停息后,又易再度暴发,其发病率显著增高。潜伏期因饲养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傅蓉等(1996)通过试验观察,仔猪潜伏期为2~4日,孕猪潜伏期为4~7日。不同毒株致病性的差异或许会造成不同的潜伏期。一般流行期为70一100日,最长可达4~6个月。青年猪感染后症状较为温和,母猪和仔猪症状则较严重,母猪的死亡率较低,乳猪的死亡率很高(7%~75%)。该病在仔猪之间的传播比成年猪之间的传播更为容易。大流行后隐性感染病例增多,无临床诊断症状的猪也能传播该病,并持续数月。未感染PRRSV的地区一旦发生该病,可迅速传播;PRRS发病率较高,猪群一旦感染上PRRSV,传播速度相当快,且常出现持续性感染。
致病因素
PRRS的流行除与猪群调运密切相关外,还与猪舍的大小、猪群的密度、空气质量康状况等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如温度低、湿度大、日照少等)也能促进该病传播。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