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如何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华夏养猪网

种公猪配种力的高低与精液数量和品质是分不开的。提高种公猪的配种力,应从饲养管理和配种利用方面着手。

一、提高种公猪的饲养水平

营养是维持种公猪生命、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力的物质基础,应依据公猪的体况、配种任务和精液的数量与质量而确定其营养需要量。

1.营养需要。饲喂营养全价的日粮,实行合理的饲养,才能使公猪保持种用体况,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配种能力高。但营养水平应适当,如果过高就会使公猪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变得过于肥胖;过低会使公猪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损耗,形成碳和氮的负平衡,变得过于消瘦。蛋白质对精液的数量和品质、精子活力与寿命长短都有很大的影响,配种期饲粮每千克消化能不能低于12.97兆焦,粗蛋白质以14%~15%为宜。蛋白质饲料的种类、来源尽可能多样化,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为提高种公猪的配种力,日粮中可以添加5%的动物性饲料。日粮钙磷比以1.25∶1为宜。此外,还应补充硒、锰、锌等矿物质元素,建议每千克饲粮中分别不少于0.15毫克、20毫克、50毫克。如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D、E时,公猪的性反射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如长期严重缺乏,会使睾丸肿胀或干枯萎缩,丧失配种能力。烟酸和泛酸也应适时补充。
2.饲养方式。根据公猪一年内的配种任务,可采用两种饲养方式:一是母猪实行全年分娩,公猪就需负担常年的配种任务,为此,全年都需均衡地保持公猪配种所需的营养水平;二是实行季节性分娩的猪场,在配种前1个月逐渐增加公猪营养,在配种季节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在非配种季节只需供给维持种用体况的营养。
3.饲料与饲喂技术。饲喂应定时定量,每次不要喂的过饱,饲料体积不宜过大,应以精料为主,以免造成垂腹而影响配种利用。宜采用生干料或湿拌料,加喂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二、种公猪的管理

1.分群饲养。公猪可以单圈喂养和小群喂养。单圈喂养可以减少外界干扰、杜绝爬跨,公猪能安静休息,食欲正常,进而节省饲料。小群喂养公猪必须从小合群,一般两头一圈,最多不能超过3头。小群饲养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圈舍利用率和饲养效益。合群喂养的公猪,配种后不能立即回圈,待休息1~2小时、气味消失后再归群。对小群喂养已参加配种的公猪,亦可采取单圈饲养、合群运动。
2.适当运动。经常刷拭与修蹄。公猪合理地运动可促进消化,增强体质,避免肥胖,提高配种能力。因此,在非配种期和配种准备期要加强运动,配种期应适度运动。刷拭可减少皮肤病和外寄生虫病,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性欲,这也是饲养员调教公猪的最好时机,使公猪性情温驯,听从管理,便于采精和辅助配种。不良的蹄形会影响活动和配种,应定期修蹄。应注意保护公猪的肢蹄,对圈舍质地坚硬的地面,应铺垫草或木屑,以减少四肢疾患的发生。
3.防暑防寒。夏季高温时必须因地制宜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采用通风、洒水、洗澡、遮阴等方法,防止热应激的负面效应。冬季猪舍要防寒保温,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发生,可以通过铺垫褥草和扣塑料棚的方法来解决。
4.定期称重。公猪应定期称重,根据体重变化检查饲养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日粮。经常检查精液品质,根据精液品质的优劣,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次数,以保证公猪的健康和提高受胎率。

妥善安排公猪的饲喂、饮水、放牧、运动、刷拭、日光浴和休息,使公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体质、提高配种能力。

三、公猪的配种利用

配种利用是养公猪的惟一目的,它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配年龄和利用强度。配种的方法有本交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具有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降低成本、避免疾病传播等优点,但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目前还未达到理想状态,猪冻精液的受胎率还较低,生产成本高,冷冻效果差异大,因此还需深入研究。

公猪的初配年龄,随品种、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我国培育品种和杂种公猪4~5月龄已性成熟,但最适宜的初配年龄,小型早熟品种在7~8月龄,体重75千克左右;大中型品种在9~10月龄,体重100千克为宜。

公猪精液品质的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用强度。2岁以上的成年公猪每天配种1次为宜,必要时也可2次/天,但不能天天如此,如公猪每天连续配种,每周应休息1天。青年公猪,每2~3天配种1次。在本交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

在保证种公猪营养全面合理的条件下,创造舒适的小气候环境,加之利用得当,是提高种公猪配种能力的重要保证。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如何 提高 种公猪 配种能力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