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做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如果没有利润的话就变成了慈善部门。要提高利润要么增加收入,要么减少成本。养猪业是一个自由竞争的行业,不是一个暴利、垄断的行业,在收入面前,温氏也只有去适应这个市场,所以要提高我们的利润只能是在成本方面去取得优势,只有在成本有优势了才能让我们在市场里胜出。
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可以增强市场抵抗力。所以,在经营生产当中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成本控制的思路
温氏成本控制,首先是制定标准,很多的生产指标,包括引种,生产配种,淘汰,人员的定编、物料等方面。其次做好预测,首先我们一个猪场在每个阶段都在成本控制方面首先要做好目标,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按照我们的目标执行下去。目标和计划做好了,但实际的效果怎么样,我们还要做一个对比分析,在做好目标预测之后,我们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一个年度之后我们的成本到底怎么样,就进入到了成本分析的环节。
成本分析是我们成本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如何去分析,就是要分析我们生产管理经营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成本把它分解下来,了解到底我们在哪个环节存在着可控的空间。
我们的成本控制关键是要找到控制点,就是我们的关键的切入点在哪里,这才是我们成本控制的目的。找到控制点之后就要在整个过程当中进行监控,成本控制不是公司几个领导的事,成本控制这项工作其实是每个员工都必须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的,首先要通过培训让员工知道成本控制跟每个员工自己有没有关系。培训之后需要员工全心全意去做,那就需要去激励,通过一些激励方案制度来鼓励每个员工,员工清楚明了做好了成本控制会有什么好处,这才能够让每个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的每项过程当中来。要不然只有几个领导去搞成本控制,是搞不好的。
三、成本控制的侧重点
猪场分很多类型,有些是扩繁场,有些是传统场,有些是商品场。以扩繁场为例来分析,猪苗成本和种猪成本。对于猪苗成本来说,这里有6个成本构成,分别是仔猪耗料,母猪耗料,仔猪耗药,母猪耗药,制造费用,母猪转移值。
种猪成本有四个构成,种猪的开始阶段是由猪苗转过来的,所以会有猪苗成本。然后有种猪本身耗料成本,还有种猪耗药和制造费用。种猪制造费用和猪苗制造费用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公司猪苗成本平均是410元/头,种猪成本平均是860元/头。
根据温氏的统计,我们公司的平均水平是,仔猪耗料占了45%,仔猪耗药占10%,制造费用占35%,母猪转移值占10%。
种猪成本里面的猪苗成本是猪苗成本转移下来的,这头种苗被确定留下来的可以作为合格的种猪的话,那这个种猪的成本都转过来,占35%的平均水平。这头种猪本身也有饲料,上面的仔猪耗料和种猪耗料是不同的成本,大概占30%,种猪耗药占5%,制造费用占3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来,我们成本控制需要找哪些项目来解决,成本控制首先要考虑这几个占比超过30%的项目来作为一个突破点,就是饲料成本和制造费用,这两个是我们成本当中的重中之重。其他的占比比较小,比如说母猪转移值、种猪耗药占比都很少。
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单头成本降下来,首先分子要减少,分母增大。所以,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要降低种猪单头成本,有两个方面。要么就是减少成本支出,减少成本总额。比如说饲料本来上个月用了100万,那这个月能不能降到几十万,能不能减少。另一方面,同时分母要增大,才能够使单头成本降低。分母用我们行业的术语来说就是提高有效产能,同时减少成本支出。所以,从这个公式来看的话,我们也有方向了。要达到降低单头成本就是两个方面,要科学的控制,把成本支出控制下来,还有一种手段就是要努力提高我们的有效产能,这是总的方向。
前面讲到饲料成本占了猪苗成本和种猪成本的比重最大,所以我就拿母猪的单头耗料成本来进行分解,我们在耗料当中在哪个环节可以把种猪的饲料成本降下来。我们把它分解,母猪可能有很多状态,有怀孕的,有断奶的,还有重新配种的,但是它所耗料的成本都要分摊。所以我分两大类,一个是处于有效生产期母猪所耗料的饲料,另外一类就是属于无效生产期。
大家在这个行业非常清楚,处于有效生产期就是母猪所耗料的有效成本。正常来说,一头母猪从它配种,最终的结果是能够成功分娩,能够成功分娩就说明它在怀孕过程当中的饲料耗料是有效的。假如说它配种了,经过4个月之后没有成功分娩,或者是流产了,或者是还没分娩就被淘汰掉了,在那么长的时间当中它所耗料的饲料等成本是没有仔猪分摊的这部分成本,我们就叫做无效成本。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们控制成本就有方向了,尽量要减少无效的生产期。
处于有效生产期=单价×头数×料量×天数,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算。饲料单价就是市场的价格,我们可以把饲料单价看成一个衡量。头数每个月配的量基本上都差不多,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衡量。料量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变量的,还有天数,就是说这头母猪在它怀孕期当中它所经历的时间多长,可能有的猪场110天就分娩了,有些母猪可能118天或者120天才分娩,那它怀孕的时间长一点就多一天成本支出。所以,我们从两方面着手来控制天数,一个是从料量,一个是从天数来控制。
处于无效生产期=单价×料量×头数×天数,这些数量尽量减少到最低,这样来控制成本,还有通过天数来控制成本。天数受饲养员的经验来控制,比如说空怀的,有些猪场3、5天就可以发现,有些猪场10天才发现,通过这样来控制成本。
综合上面这几个分解出来就得出另一个公式,我们要想把分母无限大的增大才能够降低我们的单头饲料成本,分母的公式就是配种窝数×配种分娩率×窝均健仔-死亡+期初-存栏约当量。这些基本上每个月都是固定的,我们有一点上下浮动,但不是无限度的变动。配种分娩率、窝均健仔、死亡这三个最重要,我们只要把这三个控制好了就可以提高配种分娩率。
为了证明这几个指标对我们单头成本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下面用一些事实来说明一下。
首先看看无效生产期母猪对成本的影响。比如说在这个月配种了100头母猪,这100头母猪等到它4个月之后分娩的时候到底有多少是成功分娩的,没有成功分娩的母猪就是处于无效生产期的。
所以,我们做成本控制,怎么把一个猪场的成本降下来,这就是我们要重点去关注的一个方面,我们每个场长要减少处于无效生产期的母猪比例,同时还要缩短无效生产期的间隔天数,这就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我们要统计一下,针对这个问题去监控,到底我们能把这些比例降到多少。
我觉得死亡率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猪的死亡有很多种情况,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我估计可能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分娩时饲养员人员操作造成的死亡率,比如说接生的,或者是晚上值班的,甚至是给仔猪剪牙这个环节可能都会影响死亡率的原因。这个课题很值得研究,因为它对成本影响很大。
大家都是养猪户,都知道,一头母猪的胎龄处于第3胎至第6胎之间这是最好的,比如说有的场可能青黄不接,可能之前发生了一些问题,包括饲养过程,可能有一段时间就断层了,青黄不接,它的波动就很大。所以,提高产能除了本身种猪的质量问题,我想调整好、优化好猪场母猪的胎龄结构,提前做好计划,提前做好引种淘汰。
可能有些场长不舍得淘汰,可能有些母猪少则几千块钱,贵的话1、2万都有可能,舍不得淘汰。但到底是长痛还是短痛呢,这是值得每个场长去考虑的一个问题。产能不好成本肯定会高,前面有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提高母猪的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优化基础群的胎龄结构,千万不要出现青黄不接、断层的现象,这样影响非常巨大。
下面我们还看看制造费用。刚才说了制造费用占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除了饲料耗料就是制造费用。种猪成本当中有30%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当中有很多明细的,首先我们看人力成本。在一个养猪场来说,特别是我们国内的养猪场还是以人力为主的,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在制造费用中占了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水平。设备折旧占20%,低值易耗占15%,其他项目加起来占15%。
所以,我们怎么去控制制造费用,从这个比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控制人力成本?从现在的发展水平和物价的水平来看,工人的工资每年肯定都会涨,这是肯定的,我们作为一个企业不能为了节省成本去降低工资,这是不能的。我们员工的工资是降不了的,而且有可能每年都要升,那我们怎么去降低成本?
首先就是人员定编的问题。一条线到底需要多少饲养员,就是定编。第二,提高有效产能是消化人力成本升高的最佳途径。设备折旧也是一样,我们这个猪场已经投资进去了,它的设备折旧已经是固定了,所以,我们要降低成本唯有提高产能。低值易耗品很简单,就是总量控制,比如说水电各方面的怎么去控制,我觉得从总量控制方面去做有一定的帮助。
从上面几个方面讲到成本控制中的侧重点当中,包括从成本项目的结构、构成,这个比例怎么着手,然后从每一项成本我们把它分解,最终看我们在哪个环节可以有操作的空间,把我们的猪场成本控制到最低。
成本控制中的一些思考
第一,稳定生产是成本控制的大前提。我们要搞好成本控制,稳定生产是最重要的。
第二,优化基础群胎龄结构,提高繁殖性能。对接下来成本控制就有很多的主动性。
第三,对处于无效生产期母猪,减少比例与缩短天龄,这是成本控制中非常重要的措施。
第四,全员参与,落实到人,激励进步。我觉得成本控制不是场长的事,是全员的事,特别是饲养员等管理人员有要这个概念,我觉得要有激励,让员工感觉到控制成本对他是有好处的,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来源:温氏集团)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