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丹毒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8日 来源:猪病通
   五月中旬以后全国温度开始大幅上升,尤其是南方的天气更为炎热,猪群的发病情况由病毒性疾病慢慢的转向细菌性疾病。根据猪病通人工统计,上周猪丹毒发病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呈小面积流行,北方地区散发。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流行特点是发病快、传播速度快、可引起猪急性死亡,也可传染人类。在这里介绍一下猪丹毒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猪对丹毒杆菌非常敏感,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猪舍和饲养管理用具是主要传染源。人可通过伤口感染,所以在处理这种病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防护。
 
  猪丹毒发病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情况,我国猪丹毒发生时以急性和亚急性为多,慢性型较少。
 
  1、急性败血型:此型最为常见,在流行初期,常有一两头猪无任何临床表现突然死亡,其他猪相继发病和随之死亡。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食欲减少或废绝,寒战、喜卧、行走摇摆不稳。结膜潮红,有浆性分泌物。呕吐,初粪软或干燥,后腹泻。此时病猪如若不死,可在胸、腹、四肢内侧、耳、颈、背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皮肤红斑指压褪色。此时病猪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如不及时治疗,多数病猪在2~3天内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
 
  2、亚急性又叫疹块型:这是疾病经过较轻的一种,除上述一般病状外,以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体温较少超过42℃,病后1~2天,在背、胸、颈、腹侧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深红、黑紫色大小不等的疹块,其形状有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融合连成一大片,疹块部稍凸起,边缘红色,中间苍白,界限明显,很像烙印,故有“打火印”之称。白猪容易见到,而黑猪不易看到,常屠宰刮毛后才被发现。随着疹块出现,体温下降,病势减轻,数天后疹块逐渐消退,凸起部渐渐下陷,最后形成干痂,表面脱落而自愈。此型病程约10~12天,死亡率低。个别病例也有转为急性或慢性的。
 
  3、慢性:慢性病例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变而来。单独发生慢性心内膜炎的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时好时坏,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无光泽,贫血,时有腹泻,体弱无力,不爱走动,驱赶跑动时呼吸困难,听诊时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亢进,有杂音;病猪心力衰竭,甚至发生虚脱和死亡。重症者2~4周内死亡。患慢性关节炎病猪,主要侵害四肢关节,可见股关节、腕关节和跗关节发炎肿大,初热痛,跛行,行走步态僵硬,喜卧,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食欲也时好时坏,生长发育迟缓。
 
  诊断鉴别:
 
  猪丹毒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三方面,进行病原学检查可确诊。
 
  1、流行特点:本病有一定季节性,以3~6月龄的猪发病最多,在流行初期,猪群中常为最急性经过,突然死亡1~2头,且大多为健壮猪,以后陆续发病或死亡,如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常可终止流行。青霉素治疗效果良好。
 
  2、临诊症状:败血型猪丹毒,以体温升高达42℃以上,突然发病和死亡,皮肤红斑指压退色及呕吐等症状为特征。疹块型以病猪体表皮肤上出现典型疹块为主症。慢性病猪有心内膜炎及关节炎的相应临诊表现。
 
  3、病理变化:有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是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切面结构不清。肾肿大,皮质部肾小球出血。胃底部及小肠(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黏膜呈出血性炎症。皮肤上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红斑,似“花衣裳”外观;严重时整个猪体皮肤发红,有“大红袍”之称。慢性病例可见左心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或有关节炎。
 
  治疗措施:
 
  1、青霉素对本病有特效,猪发病后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配合清宁肌肉注射,一天3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每吨饲料添加艾莫先2公斤全群治疗。
 
  预防措施:
 
  1、对本病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用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活疫苗。
 
  2、猪场发病后立即将病猪隔离治疗。
 
  3、猪舍、饲槽、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应进行消毒。
 
  小结:
 
  猪丹毒之所以这几年又开始流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养猪人都不用猪丹毒疫苗了。现在都注重病毒苗的应用,而忽略了细菌苗的使用,认为病毒病难治疗损失大,细菌病用抗生素效果好,殊不知对于猪丹毒来说,疫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而且成本低廉。建议大家在这个猪丹毒流行的季节还是做一下疫苗,可以降低经济损失。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丹毒 发病情况 防治措施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