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猪价持续走低,尽管偶有反弹,但总体形势是呈下降趋势,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猪价甚至已7元/斤,局部地区甚至已跌破6.6元/斤,加上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反复渲染,“养猪亏本”的负面气氛给养猪业主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降低成本、减少亏损”似乎成了大多数养猪老板的首选对策。
一、低猪价时养殖观念的错误认识
猪价低迷时,很多老板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养殖投入,殊不知,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决定了“成本”,产出多少有价值的商品才是影响“饲养成本”的主要因素,而减少投入则直接减少了产出。因此,大多数人以为“减少投入”就可“降低成本”的传统理念应需纠正,把注意力与有效措施瞄准“产出”才是“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途径。
例如:饲养一头母猪一年大约要花4 000 元,这并不是成本,而只是为了生产出小猪必须付出的投入。如果这头母猪一年来因繁殖障碍没有生产出可售商品—猪苗,则这头母猪一年来并无产出、更无增值,只能算消耗了4 000 元的投入,并无成本可言;如果这头母猪一年来生产出15 头健康的断奶小猪,则每头小猪的饲养成本是267 元(4 000/15);如果这头母猪一年来生产出25 头小猪,则每头小猪的饲养成本可降至160元(4000/25)。
二、低猪价时的错误做法
1、大幅度减少养猪的投入
很多养殖户在猪价高时,保健品大量使用,饲料供给充足,而猪价一旦下降,马上停用保健品,并减少猪的基础营养摄取,这是典型的一种养猪投机做法。低成本致使猪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出现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加上管理不到位、保健措施缺失,结果导致猪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招致更大的经济损失。最后进入“损失大了→更没钱了→猪养得更差了→病死率更高了→损失更大了”的怪圈(恶性循环)。
2、降低繁殖母猪的配种积极性
猪价低迷时,部分养殖户认为多给母猪配种,多产仔猪,损失更大,亏本就更严重,所以不给母猪配种,导致养母猪消耗了投入,但却无任何产出,造成养猪效益低下。
3、拖延肥猪出栏时间
部分养殖户在行情低迷时,减少猪的饲喂量和营养需要,拖延肥猪出栏。但肥猪延时出栏显着增加了养猪的风险性,人工、水电、栏舍折旧、药物等费用大幅度上升,而总的饲料费用并不会降低。
4、饲养管理不到位
猪价下跌导致很多养殖户养猪积极性下跌,认为养猪赚不到钱,饲养管理麻痹大意,造成疾病多发,最后损失惨重。
三、低猪价时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养猪效益
1、加强常规饲养管理
注意天气变化,搞好防暑降温和通风换气,避免热应激;坚持自繁自养制度,防止饲料霉变的产生,保持环境干燥。减少猪群饲养密度,密度过大,常使猪的群体位次被打乱,争斗次数增加,猪不仅过多消耗饲料,而且易发生应激,对疫病的抵抗力下降。
2、加强防疫和卫生消毒工作
根据本场实际,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制定免疫程序,定期对各价段猪只进行驱虫,是确保猪只健康生产的有效措施。猪舍内外应严格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因病毒性疾病对酸敏感,故经常选择以弱酸性为主的消毒药,如食醋、过氧乙酸等;同时注意常常带猪消毒,但在栏内通风不良情况下不适合使用氯制剂及酚类等对呼吸道粘膜有强刺激的消毒,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玻一般建议在潮湿的季节,一周2-3次栏内用“干燥消毒粉”消毒,同时,要对猪场定期使用空气专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
3、注意猪群的饲养
第一,对母猪进行营养和免疫调控,用牲命1号促进母猪及时发情,提高配种分娩率、产仔数及仔猪的哺乳成活率,促进母猪有较高的产奶量,确保仔猪快速生长,进而提高断奶窝重,为日后肥育猪快速健康生长打好基矗
第二,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仔猪从断奶开始使用护仔康1号,调理仔猪胃肠道,减少猪因断奶应激而引起的腹泻,生长减缓。保育猪使用护仔康2号,增强猪的抗病力,促进猪骨骼发育和生长。公、母猪从25公斤体重开始实行分开饲养,以降低饲养成本。阉公猪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易沉积脂肪,造成饲料浪费,因此在体重60公斤左右时要给公、母猪饲喂不同的饲料。
第三,加强对肥育猪的饲养,要高度重视猪的第一大“隐形杀手”—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可使母猪阴户和乳头红肿、发情延迟甚至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等;初生仔猪瘦弱、多病和八字腿数量增加,仔猪断奶重下降;生长肥育猪拉灰色稀便。在饲料中添加“大庄素”、不降低营养水平的前提下,将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进行调整,即肉猪前期(60~80公斤)粗蛋白质含量降低0.5%,肉猪后期(80~100公斤)粗蛋白质含量降低0.5%~1%,此方法既可防霉、促进肥猪生长,亦可提高猪群抗病力,改善猪体型,还可降低饲养成本。
第四,搞好保健饲养工作,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用奥得曼-A拌料(0.25%添加于饲料或饮水中)可提高猪的非特异性抗病力,机体抵抗力强,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在小猪阶段饲料中添加1%的促免1号,中大猪(包括公母猪)使用0.4-0.6%的大壮素。
4、抓住时机,淘汰生产性能较差的种猪
在猪价低迷时,应提高母猪的情期受胎率、产仔数和产奶量降低饲养成本。后备母猪从50千克左右引进或选留,到其第一胎的高品猪本得达95千克左右上市出售,需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延迟连续生产性能较差母猪的淘汰时间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行情差的情况下仍然采取上述做法就不合时宜了(母猪的淘汰标准)。因此,市场行情差时是淘汰劣质种猪、引进优良种猪的大好时机,而且此时引种价格会更低。
另外,对健康状况不佳的猪只,没有饲养和治疗的必要,应立即淘汰。这些猪只生长缓慢,料重此高,而且易发病成为传染源。
5、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降低公猪的饲养成本。
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处有:充分发辉优良公猪的遗传性能,迅速提高后代的质量,降低疫病风险,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等,进而降低饲养成本。如在本交情况下,一个万字头猪场需要养23头公猪,但采用人工授精时,6时~8进头种公猪就够了,这将节省5万~6万元的饲养料成本。
6、防止夏季高热病的再次发生以及新的病毒性疫病的出现
由于对猪病防疫的综合措施施行不力,大剂量的、盲目的使用药物和疫苗,使得病毒、细菌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发生变异,从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而使动物致玻同时,在抑制环境中致病菌反复继代和交叉感染,混合感染以及临床的长期带毒和非典型病例的增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加之,目前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药物,且对一些重要的病毒病尚未研制出可靠的疫苗,故对病毒病的防治手段显得无力,使得感染猪的病毒病危害更为突出。如果再加上夏季高温热应激不能有效的解决,2006年的悲剧可能重演!
思路决定出路,养猪是一种长期的事业型投资,对于养猪生产而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苦练内功,有效的提高生产成绩永远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要养好猪就必须满足猪的营养需求,加强保健和管理,让猪处于最佳条件下健康生长。不管猪价高低,养好猪才是“王道”,只有“多卖猪、早卖猪、卖好猪”,才能确保养猪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