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猪精子出现凝集是什么原因?
答:公猪缺水,气候炎热,大、小便不通畅时都可能导致精液浓稠或精液凝块,此时要注意辨别精液的气味、颜色、活力有无异常。如果精液异常,即属有病。配种期间及平时,应充分供水,并适当补给青绿、多汁饲料,且应加强公猪运动,公猪栏舍应冬暖夏凉。
2、公猪早泄或精液外溢怎么办?
答:应注意正常使用和调教,避免过度使用。注意公猪体况,如果形体消瘦或过度使用造成肾虚时,应固肾强精,加强营养和喂服六味地黄丸(吴萸、淮条、丹参、泽泻、茯苓、熟地);如果是习惯性早泄、遗精、恶癖应予淘汰。
3、怎样提高商品猪出栏整齐度?
答:分群分栏饲养,调整日粮,如根据大、小分栏后,小的用S412,大的用S413预混料;个别僵猪特别管理,加喂维力康、赖氨酸,静脉输注50%葡萄糖液、VC、肌苷;小猪料中加入肥补;定期(二月、四月龄各一次)用帝诺芬驱虫。
4、肌肉注射,一次一个点能注入多少毫升药水?
答:以不超过10ml(大猪)为宜,小猪一般不超过5ml,否则会影响吸收。
5、猪瘟疫苗和伪狂犬病疫苗能否同时注射?
答:一般应当在前一种疫苗接种后7~10d再注射后一种疫苗。为了控制疫情或方便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但应分开使用。
6、春季引进的10头长白母猪,产仔三窝,仔猪出生后3~5d全部死亡,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答:繁殖障碍原因甚多。如果产仔后仔猪成批死亡,有的无明显症状而突然全部死亡,其原因可能是母猪或种公猪带毒。特别是Ⅱ型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非典型猪瘟母猪妊娠期带毒、轮状病毒等常造成初生仔猪全群覆没。
Ⅱ型圆环病可导致仔猪多系统瘦弱综合症、皮炎肾病综合症、肺炎和繁殖障碍综合症(流产,产死胎、弱仔)。伪狂犬病毒对母猪带毒(血清阳性率2.1%~65.5%
�初生仔猪可100%死亡,但有发热、吐、泄或神经症状。猪瘟病毒对母猪妊娠期引起带毒综合症,往往呈亚临床经过,病毒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引起流产,产死胎、畸型胎、弱仔,新生仔猪常出现先天性震颤(“抖抖病”)而死亡。轮状病毒对初生仔猪毒力强,并往往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造成水样下痢,10日龄以内仔猪可100%死亡。
7、给带仔母猪打猪瘟疫苗,能否通过哺乳让仔猪获得免疫?
答:可能将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这种仔猪在哺乳期不会发生猪瘟。一般母抗可在仔猪身上存留6周(42d)左右,所以到双月龄时,务必再次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8、大剂量注射疫苗会不会起反作用?
答:免疫剂量是有一定的限度,剂量太大就可能引起免疫麻痹。
9、怎样对经产母猪使用预防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疫苗(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
答:经产母猪可参考应用下列免疫程序:
空怀期肌注三联苗(瘟、丹、肺);头三年每年肌注一次(配种前)细小病毒疫苗,三年后可不注;头三年每年3~4月补肌注一次乙型脑疫苗,三年后可不注;每年肌注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苗(或每次产前半个月注射);配种前接种蓝耳病(PRRS)疫苗;产前45d、15d,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产前35d,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菌苗;产前30d、16d分别肌注仔猪红痢菌苗。产前45d、25d,分别肌注传染性胃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苗。
10、断奶猪饮污水,采食正常、体况差,是何原因?
答:仔猪生理特点是“一快三差”(生长发育快,保温能力差,抗病能力差,消化能力差),极易因维生素、矿物质缺乏而发生代谢疾病。
这种“异嗜”现象,常因缺乏常量元素(钙、磷、钠、氯)或微量元素(铜、铁、锰、钴、锌、碘、硒等)而引起。此时可在料中加维力康等加以预防。
11、仔猪黄、白痢如何防治?仔猪黄、白痢是一种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疾病,大肠杆菌是造成发病的因素,环境、卫生、营养等因素是诱因,这个问题可采取综合措施解决。
加强母猪孕后期营养,使娘壮儿肥;产前3~5d在料中加喂呼肠舒(林可霉素、可壮观霉素复合剂);产前消毒母猪奶头;实行人工接产和仔猪7d补饲,注射血康两次(初生、半月龄各1次);注重仔猪营养、饲养管理、清洁卫生;母猪产前45d、15d各注射一次K88、K99、987P大肠杆菌菌苗;仔猪料中加喂呼肠舒和维力康;发病后按照导泄―消炎―收敛―输液―健胃五步曲治疗,尤其要注意输液,防止仔猪脱水死亡;常用消炎药物:肠炎灵、百利星、百利金什、安尔康、气爽、泰诺康、弓形康、通辽等,若疑有病毒混合感染可用新花明1号或抗毒5号。
12、2.5岁母猪就要换种,这合适吗?
答:种母猪使用年限应因地因时而异。母猪8月龄开配,2.5岁时只产仔4~5窝,当然是高标准要求。一般在产仔12窝(5~7岁)后淘汰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