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实践中,一般用平均每头母猪每年内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来表示母猪的年生产力(Sow Productivit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PSY)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猪场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就如何减少胚胎早期死亡来提高母猪产仔数做一个技术上的探讨。
大多数情况下,母猪不缺卵子
为了提高母猪产仔数,很多猪场技术人员把技术重点放在促进发情期间排卵上面。实际上,母猪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缺卵子。据研究报道,中国猪种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17.21枚,经产猪为21.58枚。如中国嘉兴黑猪为25.68~34.4枚,二花脸为28.0枚,内江猪为15枚;国外猪种初产猪为13.5枚,经产猪为21.4枚。如大白猪平均为16.7枚,杜洛克为11.5枚,长白猪为15.22枚。品种不同,排卵数略有差异不同。一般情况下,卵子的受精率为母猪的卵子受精率高达95%以上。
产仔数低,原因何在?
既然排卵数足够用,但为什么产仔数常常只有10头甚至7~8头呢?主要是胚胎孕期死亡,尤其是胚胎的早期死亡。
表1排卵率和存活数
年
|
1954~1985
|
|
> 2000
|
排卵数
胚胎成活率
胚胎死亡数
胎儿成活率
胎儿死亡数
窝产仔数
|
12
75~80%
3
70~75%
0~1
9~10
|
|
25
60%
10
50%
2~3
12~13
|
(Kemp, 2006)
从表1可以看出,上世纪1954~1985年母猪和2000年以来现代母猪的生产成绩对比发现,以前的品种尽管排卵数只有12枚,但胚胎死亡数只有3个,而现代品种尽管排卵数达到25枚,胚胎死亡数却达到10个!胚胎死亡率达到40%以上。从胚胎的损失情况看,这种死亡主要发生在怀孕的30~35天以内(10个),而在妊娠晚期的胎儿死亡仅为10%(2~3个)左右。另据资料报道,早期胚胎死亡中,配种后1-3天,内环境不适宜,死亡可≥ 20%。配种后9-24天,胚胎植入子宫,死亡可≥50%。配种后26-40天,胚胎形成器官,死亡可≥30%。所以,提高产仔数,重要的工作不是促排卵,不是怀孕后期死亡,而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怀孕40天内的胚胎早期死亡。
减少胚胎死亡的具体措施
减少胚胎早期死亡具体措施归纳为配种前后实施“六不一优”管理方案。
不踹:很多配种员,在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完成后给猪踹一脚或给猪拍一巴掌,自以为可以刺激母猪子宫收缩,防止精液倒流。殊不知,这一踹使母猪产生应激反应产生了皮质类固醇激素,反而抑制孕酮分泌,影响受孕。
不饱:对妊娠母猪限制饲喂,尤其在妊娠1-3天,每头母猪的饲喂量为1.5-1.8公斤,以提高血液中孕酮的含量维持妊娠。妊娠前期(第1月)的高水平饲喂可降低胚胎存活率,其中配种后1~3 d的胚胎死亡率最高,配种后的24~48 h,高水平饲喂对窝产仔数非常不利。研究表明,配种后最初3 d高水平饲喂(2.5kg/d)会降低胚胎存活率5%(Aheme和Kirkwood,1985)。而对于消瘦的断奶母猪,断奶一妊娠早期采取高水平饲喂是有益的。若对泌乳期低水平饲喂(3kg/d)的母猪在妊娠早期实行高水平饲喂(3.6kg/d),可提高其胚胎数和胚胎存活率。因此,对于断奶时极瘦的母猪应适当提高饲喂水平(3.5 kg/d以上)(Boyd等,2000)。
不热:母猪怀孕早期和怀孕后期对高温特别敏感,尽可能降温或采取降温,使母猪有间歇性凉爽感。早期高温主要对孕初幼胚发育以及附植有影响,尤以孕初3~18天会显著减少活胚数。循环高温(25~34℃)可避免胚胎损失,而高温与高湿有相乘作用。所以,配种后3~14天,应避免高温(32℃以上),即使24小时也产生应激反应,而间歇凉爽就可减少胚胎死亡,妊娠3周以后,母猪抗热应激能力增强。怀孕后期高温主要造成母猪、胎儿营养不良而流产、死产,甚至造成母猪中暑死亡。妊娠102天至临产期间常可因持续高温应激,可使母猪死胎比例由4%升至46%不等,造成母猪、胎儿营养不良而流产、死产,甚至造成母猪中暑死亡,应采用湿帘降温或喷淋降温、通风换气等办法,打断持续高温,使母猪有间歇性凉爽感。
不毒:怀孕早期(0~40天内)应避免使用有胚胎毒性的药物,同时避免使用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比如现在应用广泛的氟苯尼考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可以导致胚胎畸形和胚胎早期死亡。吴正杰(2007)报道了一个种猪场使用氟苯尼考导致母猪繁殖问题的案例:该场长期使用氟苯尼考预防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每隔一月对所有母猪用药一次,剂量达到400mg╱kg混饲,连用7~14d。因频繁大剂量用药引起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弱胎、畸形胎增多,占总产仔数的30%以上,特别是畸形胎儿明显高于正常时期的产仔。此外,发现超量用药母猪泌乳机能障碍,产乳量少,断奶后发情迟缓,比正常情况下的平均4~7d发情要迟4~5d。针对以上一系列表现,笔者认真检查分析了该场的免疫程序、配种及产仔记录、用药记录、病料送检实验室检测报告和饲料状况,认为导致畸胎、弱胎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使用不当(剂量大,时间长)而造成的妊娠毒性反应。建议该场修改用药方案,不要在妊娠前、中期使用此药,改用其它药物,应选择空怀期或妊娠末期用药。经调整方案后,该场母猪产仔恢复正常。
另外如磺胺类药物,很多猪场仅从弓形体的药物预防考虑,定期在母猪饲料添加磺胺类药物,殊不知,此类药物在分子结构上与叶酸相似,通常可以阻断需要叶酸的特异性代谢途径,从而影响动物对叶酸的需要。而叶酸主要功能一是影响胚胎的发育,尤其是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二是叶酸可增加母猪子宫前列腺素PGE2的分泌并减少胚胎细胞合成的雌二醇而降低胚胎死亡率。所以NRC(1998)指出,当饲粮中存在叶酸拮抗物或磺胺类药物时,会抑制猪肠道微生物合成叶酸,可能导致叶酸缺乏,应增加叶酸的供给量。其他一些药物如: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呋喃类、阿司匹林、阿苯达唑、抗癫痫药、苯海拉明、利眠宁、扑尔敏、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在妊娠期要慎用。
不转:配种后3~28天内应防止换圈、混群争斗和各种刺激。很多猪场习惯于母猪配种后在配种舍观察25天左右,看是否返情,确定没有返情才驱赶至怀孕舍,这种管理程序方便了人的管理,但却对早期胚胎带来了很大隐患。因为配种后3~28天内为母猪生理上不稳定期,很容易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应防止换圈争斗和各种刺激。若需换圈,应在配种后72小时内或28天以后进行。
不免:怀孕40天以内最好避免注射疫苗,尤其是灭活苗。实施普免程序的疫苗最好对怀孕40天以内的母猪做记号,40天以后补免。
一优:养分优。尤其是对生殖相关的特殊养分—生殖营养要全面补充。配种前后的营养策略应该是配种前15天优饲,即能量高,生殖营养丰富;配种后能量低,生殖营养也要丰富。配种前的高能(以糖类来源最佳)饲养及全面的生殖营养可以产生高水平的胰岛素分泌,从而刺激动情激素的分泌和排卵。
罗柏荣等(2010)报道(表2),2009年9月在湖南新五丰公司选取58头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试验1、2、3组日粮中依次添加生殖营养产品仔多多500、750、1000g/t,在母猪断奶前5天开始饲喂直到下一胎次配种后一周。结果发现,试验2组母猪断奶至发情所需的天数为4.55天,比对照组缩短1.65天;
表2生殖营养对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
组别
|
|||
断奶至发情的天数
|
窝平产仔猪数
|
窝平产弱仔猪数
|
|
试验1组
|
4.9
|
10.25
|
0.375
|
试验2组
|
4.55
|
10.1
|
0.33
|
试验3组
|
4.63
|
10.6
|
0.15
|
对照组
|
6.2
|
9.2
|
1.4
|
配种后低能量及高水平的生殖营养,可以减少胰岛素分泌,从而形成高孕酮水平维持妊娠。从胚胎发育的生殖生理可以知道,受精卵在输卵管中缓慢运行(3~5天),经过连续多次分裂之后形成桑椹胚进入子宫腔,继续发育成为囊胚,真兽类囊胚特名为胚泡。在着床之前,胚泡在宫腔内游离,它是新个体,有遭排斥脱落危险。胚泡外围绕着透明带,依靠吸取子宫腺分泌的子宫分泌蛋白又称子宫乳的营养继续发育。随着胚泡的长大,透明带胀大变薄被撑破而脱落(或被溶解);胚胎从包膜中脱出。胚胎外壁的滋胚层细胞裸露,直接与子宫内膜接触。由于子宫“着床点”的吸引,或者再加上胚泡主动的选择,胚泡在一定位置附着于内膜,称为定位。
生殖营养对子宫分泌蛋白(子宫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子宫分泌蛋白对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安徽华牧良种猪场(2010)试验发现(表3),将30头长大后备母猪随机分为3个组。
Ⅰ、Ⅱ组日粮中依次添加500g、750g/t仔多多,在母猪配种前开始饲喂,在配种后继续饲喂15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补充生殖营养仔多多组比对照组增加产仔数0.9头。
表3生殖营养对产仔数的影响
组别
|
评价指标
|
||
返情率
|
窝平产仔数
|
窝平产弱仔数
|
|
试验1组
|
10%
|
9.9
|
0.4
|
试验2组
|
20%
|
10.3
|
0.6
|
对照组
|
40%
|
9.4
|
1.1
|
从表2和表3两个试验可以看出,配种前后额外添加生殖营养均有正向效果,可以促进发情和增加产仔数。说明母猪空怀期用哺乳料及怀孕早期用普通怀孕料并不能满足发情排卵及胚胎早期发育的特殊生殖营养需要。比如空怀期母猪发情排卵需要的营养因素是: VE>150mg/kg,VC>500 mg/kg,β-胡萝卜素>300 mg/kg,蛋氨酸>0.34%,胆碱>925 mg/kg。而哺乳母猪料的VE仅需要>60 mg/kg 即可,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使用哺乳母猪料或其他阶段的饲料就可能导致空怀母猪不发情或返情严重、产猪数少。
本文为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