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换气的原则是:
排除过多水汽,使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适宜状态;
维持适中的舍内气温;
气流稳定,均匀,不形成“贼风”,无气流死角;
清除舍内有害气体;
防止水汽在墙、天棚内表面凝结。
猪舍冬季换气问题:
(1)猪舍冬季的换气量 通风换气系统在冬季的主要任务是在维护舍内一定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排除棚内过多的水汽和有害气体。所以换气量主要依据棚内二氧化碳、水汽量及热平衡情况来确定。自然通风换气是指利用舍内外空气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靠热压通风时,当舍外温度较低的空气从进风窗孔进入舍内,遇到由猪体或其他热源散发的热,温度会升高,从而变轻上升,于是在顶部形成较高压力区。若顶部有排风窗孔,空气就会排出。与此同时,下部的空气由于不断变热上升,形成了空气稀薄区,舍外较冷的空气就会不断进入舍内。如此周而复始,形成自然通风换气。舍内外如果不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热压通风。若进、排风窗孔没有高度差,相当于只有一种窗孔,仍然可以进行热压通风,只不过通风量少而已,这时窗孔上部排气,下部进气,相当于进、排风两个窗孔联在了一起。
舍外气流与建筑物相遇,将发生绕流,使周围的气流压力分布发生变化。迎风面气流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增高,侧面和背风面由于产生了局部涡流,静压降低。这称为迎风面形成了正压,背风面形成了负压,由于迎风面的空气压力超过了正常大气压、背风面空气压力小于正常大气压,舍外空气就从迎风面墙上的开口进入舍内,舍内的空气从背风面墙上的开口排出,形成了风压自然通风。
一般说来,猪舍是在热压和风压同时作用下进行自然通风换气的。热压作用的变化相对较小,风压作用的随机性很大。在迎风面的下部开口和背风面的上部开口,可使热压和风压的作用方向一致。
冬季换气量较小,在南方的有窗式猪舍,舍外冷空气通过围护结构的缝隙的渗透量就有一定的通风量。因此,只要在上部开设少量的排气孔就可以满足热压换气的要求。在北方,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和密闭性能比较好,然而这种结构往往与夏季通风要求矛盾。此外保温猪舍冬季的舍内外温差比较大,其热压通风能力也大,但冬季通风换气量的要求却比较小,因此在排气风帽处要设备灵活方便的调节机构。
(3)猪舍的机械通风换气 猪舍机械通风通常有进气系统、排气系统两种形式。
进气通风系统:又称正压通风系统。风机将舍外空气强制送人舍内,在舍内形成正压,迫使舍内空气通过排气口流出,实现通风换气。其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对进入舍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和过滤等预处理;缺点是由于形成正压,迫使舍内潮湿空气进入墙体和天花板,且易在屋角形成气流死角。
排气通风系统:又称负压通风系统。风机将舍内污浊空气强制排出舍外,在舍内形成负压,于是舍外空气就从设在顶棚或对面墙壁上的进气口流人舍内,实现通风换气。如果适当地确定进气口的位置和形状,可使进入的新鲜空气在舍内均布。一般将风机安装在侧墙上,因此施工方便,成本低,风机便于维护。缺点是当围护结构缝隙较多时,易使舍内气流紊乱,破坏热力工况。负压通风对进入舍内的新空气的预处理也比较困难。排气通风系统有屋顶排气通风,横向排气通风,纵向排气通风几种形式。
在排气通风系统中,影响舍内气流分布模式的主要是进气射流的速度和方向。因此,进气口尺寸、位置和形状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尽管风机决定了猪舍的排风量,但它们只能在1.5米左右的半径范围内对气流的流线分布有一些作用。在猪舍两侧屋檐下设置连续的缝隙式进气口,就可以为猪舍提供均匀一致的新鲜空气。进气缝隙应在风机两侧1.5米范围内隔断,以免发生空气短路。
风机是机械通风系统中最主要设备,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轴流风机的比转数高,因此送风量大而压头低,最佳工作范围牵窄,常采用改变转速的方法来调节送风量。轴流风机叶片的旋车可以逆转,因此既可用于进风也可用于排风。猪舍的通风换气�般要求风机有较大的通风量和较小的压力,故多采用轴流风机。离心式风机的比转数较小,因此风压大而送风量相对较小适用于需较大风压进行较远距离送风的场合。对于通过管网均匀送风的进气通风系统,常采用离心式风机。
对于墙排风机来说,在满足了流量和静压要求后,还要考虑风机效率。一般较大直径风机每瓦输出功率输送的空气流量要比小直径风机多,从这个角度讲应尽量选用大风机。但一年中,有必要调节风机送风量,小流量风机便于调节风量,此外考虑到故障因素也应选用多台风机,因此一般以多台大小风机组合成的系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