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本病常发生于6周龄~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有时也发生于保育子猪和成年公母猪。临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三型。
急性型
此型较少见,可发生于4月龄~12月龄的成年猪。表现为血色水样腹泻,病程稍长时,排黑色柏油样稀粪,并可发生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皮肤苍白,精神沉郁。有些突然死亡的猪仅见皮肤苍白而粪便正常。严重者发病率高达40%。
慢性型
本型最常见,多发生于6月龄~12月龄的生长猪。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或呈糊状成水样,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患猪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如症状较轻及无继发感染,有的猪在发病4周~6周后可康复。但有的猪则成为僵猪而被淘汰。
亚临床型
感染猪虽有病原体存在,但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病理变化
猪增生性肠病剖检病变多见于小肠末端50厘米和结肠螺旋的上1/3处。肠壁增厚,肠管外径变粗,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肠黏膜呈现特征分枝状皱瘤,黏膜表面湿润而无黏液,有时附有颗粒状炎性分泌物,黏膜肥厚。坏死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形成灰黄色干酪样物,牢固地附着在肠壁上。局部性回肠炎的肌肉呈显著肥大,如同硬管,习惯上称“袜管肠”。打开肠腔,可见溃疡面,常呈条形,毗邻的正常黏膜呈岛状。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的病变同增生性肠病,但很少波及大肠,回肠壁增厚,小肠内有凝血块,结肠中可见黑色焦油状粪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未有疫苗预防,并认为是多种因素引起,对本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
2.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出猪空栏时,栏舍彻底冲洗消毒,空闲7天后,方可进猪。
3.有条件的猪场,采用早期断奶,多地生产。
4.加强粪便管理。由于母体粪便是主要传染源,故哺乳期间应尽量减少子猪接触粪便的机会,有条件的猪场要做到随时清粪。
5.加强灭鼠等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6.在流行期间和调运前或新购入的猪只,可在饲料中添加妙立素125克预防。
7.在发病时,饲料中添加妙立素125克可有效地预防该病。
治疗
本病治疗较为显著的药物是妙立素,各猪场可根据本场发病情况,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法。每吨饲料添加妙立素125克,连用7天,可有效控制本病。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