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明显的呕吐,严重的水样腹泻。10日龄内的仔猪可100%发病,死亡率达100%。5周龄后发病率降低,死亡减少。
病原:
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本病毒对脂溶剂和光线敏感且不耐热,紫外线能迅速的杀灭病毒。
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其排毒途径为:粪便、乳汁、鼻分泌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给易感猪。外界环境的应激因素往往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各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本病,发病最严重为7-10日龄的仔猪,2周龄以上的猪发病缓和,再大一些的育肥猪、断奶猪只有轻微的症状或无症。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多发。本病在新疫区发病呈流行性,在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一般为15-18小时,有的可延长2-3天。仔猪突然发病,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含有凝乳块。仔猪随着腹泻体温下降,迅速脱水和消瘦,病程短2-7天死亡,个别痊愈仔猪的发育停滞,生长受阻。成年猪仅出现食欲不振或轻微的腹泻。
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明显,剖检可见轻重不一的卡它性胃肠炎变化。胃内含有凝乳块,胃底部出血或少量出血斑。肠内充满白色或黄色液体,肠绒毛明显萎缩,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和实
验室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防治
1.可采取对症治疗以减轻失水、酸中毒和防止并发感染,加强护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2.用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妊娠母猪产前20-30天注射2毫升;初生仔猪0.5毫升10-50公斤注射1毫升;50公斤以上注射2毫升,免疫期半年。
预防措施:要加强猪场的检疫工作,定期清扫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当猪群发病时,应立即隔离,对健康猪群进行免疫,加强环境消毒。
诊断方案
本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的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
诊断要点:
本病多发生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2-4月龄仔猪中,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尤其是寒冷多变气候和阴雨连绵季节易发。另外,猪舍潮湿、拥挤、长途运输、寄生虫病、断奶过早、去势等可促进本病发生。
(2)临诊特点:
1、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体温升高(41-42摄氏度),食欲减退、寒战,常堆叠一起。病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有时出血,病后期腹部、耳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或青紫色斑点。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一般经2-6天死亡。
2、慢性病(结肠炎型):此型常见,与肠型猪瘟相似,扎堆、寒战,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便秘与腹泻交潜发生,粪便呈灰绿色、恶臭,混有血液。病猪消瘦、常呈现收腹上吊,弓背尖叫,似有腹部疼痛症状。腹部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病猪咳嗽,体温稍许升高。病程2-3周或更长,未死的以后发育不良或复发。
(3) 剖检病变:
1、急性型 主要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边缘钝、色暗带蓝,触压时感觉绵软,类似橡皮,切面蓝红
色,可以看到肿大的淋巴滤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程度肿大,软而红,呈浆液状炎
症和出血,类似大理石状。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全身各粘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
血斑点,肢体末梢瘀血呈青紫色。
2、慢性型 特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或部分回肠后段,肠壁增厚,粘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物质,呈灰黄色或淡绿色麸皮样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的溃疡面。有的滤泡周围粘膜坏死。
坏死向深层发展时,可引起纤维素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部分干酪样变。脾稍肿。肺病变部增大呈
灰红色,有的呈干酪样变,其切面有灰黄色的小结节,若继发巴氏杆菌或化脓细胞感染则发展成肝变区或化
浓灶。
(4)细菌分离 急性型病例可从采取肝、脾等病料做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也可做免疫荧光试验。总之,必须综合以上几点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确诊。
防治方案
1、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给予优质全价配合颗粒料,增强仔猪抗病力。
2、对本病常发地区或猪场,进行防疫注射或口服疫苗方法预防。
3、发病后,将病猪隔离治疗,被污染的猪舍彻底消毒/耐过的猪应隔离肥育,予以淘汰。病死的猪禁止食用!严防中毒!对未发病的猪,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或磺胺二甲基嘧啶100克混匀喂服有预防作用!治疗药物可选用氯霉素(口服每日每公斤体重500-100毫克,分2-3次服;肌注,每日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分2-3次注射,连用4-6天)、呋喃唑酮(每日每公斤20-40毫克,分两次口服,连用3-5日后,剂量减半,再服3-5日)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