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Swineinfluenza)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诊上以突然发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衰竭,然后迅速康复为主要特征,病情在短时间内可以波及全群。本病最早于1918年在美国中北部流行,其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与当时正流行的人流感非常相似。直到1931年才分离得到第一株猪流感病毒。迄今猪流感已遍及世界各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流感病毒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十分普遍,且时有暴发。
病原
猪流感病毒(SIV)属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约80~120nm。病毒初分离时呈长短不一的丝状,传代后会变为球形。有囊膜。囊膜表面上突出的糖蛋白,通常称为纤突,是主要的表面抗原,由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组成。血凝素中含有中和抗体所作用的主要表位,并与病毒吸附红细胞的功能有关,还可以诱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神经氨酸酶则有助于新的病毒粒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通过病毒粒子表面的HA抗原和NA抗原的不同可区分流感病毒的亚型。A型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多,目前已有15种不同的血凝素抗原(H1~H15)和9种不同的神经氨酸酶抗原(N1~N9)。猪群中广泛流行的血清亚型主要有古典型猪H1N1、类禽型H1N1、类人型H3N2,此外还存在H1N2、H4N6、H1N7、H3N6。近年来,有猪感染禽流感病毒H9N2、H5N1的报道。
猪流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分大小不同的8个片段,长约13.6kb,共编码10种病毒蛋白。猪流感病毒能凝集多种动物及人的红细胞。对干燥和低温有抵抗力,冻存或-70℃保存很长时间。60℃20min即可灭活。对环境抵抗力不强,一般的消毒药都能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猪流感发病猪群的病程、病情及严重程度与猪流感病毒毒株、猪的年龄与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继发或并发感染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其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天气多变的早春、初秋及冬季较易发生。病猪、带毒猪和康复猪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播较迅速,2~3天内可波及全群。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通常不超过4%,但猪流感病毒感染常引起肺部的继发感染。常见混合感染的病原体有PRRS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等。继发感染会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引起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升高。猪流感还可以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新生仔猪死亡。
1.病原分离与鉴定可采取发病2~3日急性病猪的鼻腔分泌物、气管或支气管渗出液,也可采取急性病死猪的脾脏、肝脏、肺脏、肺区淋巴结等组织,进行猪流感病毒的分离。病料加抗生素处理后可接种9~11日龄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或MDCK细胞。37℃孵育3~4天,收集尿囊液和羊膜腔液,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A)鉴定病毒的血清亚型。
2.抗体检测通过检测猪血清抗体可以确诊猪流感,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血凝抑制试验。一般采用双份血清,第一份血清样本采于发病猪群的急性期,第二份血清采于发病后2~3周恢复期。如果恢复期血清中的HI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高4倍,即可诊断为猪流感。
(2)建立健全猪场的卫生消毒措施。对猪舍和饲养环境定期消毒,可用0.03%的百毒杀或0.3%~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3)引进猪只须严格隔离,并进行血清学检测,防止引入带毒的血清学阳性猪。
(4)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猪流感的有效手段,国外已研制出猪流感灭活疫苗,并已商品化和投放市场。国内研制的猪流感灭活疫苗已进入兽用疫苗的审批程序。
(5)猪场暴发猪流感时,应及时采取隔离病猪、加强对猪群的护理,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对猪舍及其污染的环境、用具及时严格消毒,以防止本病的蔓延和扩散。
(6)对发猪病群提供避风、干燥、干净的环境,避免移群。供给清洁的饮水,采取一些对症疗法,如解热镇痛(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5mL或复方奎宁,复方安基比林2~5mL),同时可用一些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来控制继发感染。也可试用一些中药方剂对猪群进行治疗。
猪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在其发生和流行期间,要注意人员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