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o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猪、犬、猫等动物及人的胆囊和胆管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首次发现于1874年印度的一华侨尸体内,至1908年才在我国发现人体感染报告。1975年在我国江陵西汉古尸的粪便中发现了本虫的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在我国至少有2100年的流行历史。本病分布于东亚各国,我国有23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感染率为0.11%~46.10%。 病 原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成虫背腹扁平,呈叶状,后端较钝,体皮无棘,透明,大小为10~25mm×3~5mm。口吸盘大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体前端1/5处。消化器官包括口、咽和短的食道及两支肠支,肠支伸达虫体后端。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呈分支状。缺雄茎和雄茎囊。卵巢分叶,位于睾丸之前。受精囊发达,呈椭圆形,位于睾丸与卵巢之间。卵黄腺呈细小的颗粒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由腹吸盘向下延伸至受精囊的水平线。子宫从卵模开始盘绕而上,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孔,内充满虫卵。虫卵小,呈卵圆形,大小为27~35µm×12~20µm,有肩峰,内含有成熟的毛蚴,刚排出的虫卵呈黄褐色,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一小突起。 成虫寄生于猪、犬、猫及人的肝脏胆管内,虫体多时可移居至大胆管、总胆管甚至胆囊。所产的虫卵被第一中间宿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进入螺的淋巴系统及肝脏,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在25℃最适宜的水温下,成熟尾蚴游于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和虾时,即钻入其体内发育为囊蚴。终末宿主因吞食含有活囊蚴的鱼或虾时而遭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并从总胆管进入肝胆管,约经1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猫体内可存活12年之久;在犬体内可存活3.5年以上;在人体内的寿命为20年以上。 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问宿主有3属7种淡水螺,其中以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等分布最广。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和虾,在我国已证实的淡水鱼类有70余种,以鲤科鱼最多,其中以麦穗鱼的感染率最高。囊蚴在鱼体的分布几乎遍及全身,但以肌肉中最多,占84.7%,其次为鱼皮、鳃、鳞和鳍等部位。 流行病学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东亚诸国。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除青海、西藏、甘肃和宁夏外,其余各地均有报道。本病的流行与感染源的多少、水源的分布、粪便污染水源的情况以及第一、二中间宿主的分布与养殖习惯有密切关系。人群的感染主要与吃生鱼或未熟的鱼虾有关。华支睾吸虫病是具有自然疫源地性的寄生虫病,宿主动物除人、猪、犬、猫及鼠类外,其他如鼬、野猫、貂、狐狸等野生食鱼的动物均可遭受感染。 临床症状 成虫在胆管内寄生可引起机械性损伤,虫体分泌物和代谢产物可导致胆管发生病变,进而累及肝实质,使肝功能受损而导致全身症状。本病对猪的危害较轻,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感染数量较多时,可引起病猪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腹痛、下痢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等症状。病程多为慢性,往往因猪只营养不良而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病理变化 病变可见胆管扩张,上皮细胞脱落,管壁增厚,周围有结缔组织增生,有时出现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和萎缩。大量寄生时虫体可阻塞胆管并出现阻塞性黄疸现象。病变一般以肝左叶较为明显。继发感染时可引起化脓性胆管炎。常可在胆囊中发现虫体,引起胆囊肿大和胆囊炎。 诊断鉴别 在流行区,动物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史,临诊上表现为消化障碍、肝脏肿大及严重病例有腹水时,可用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加以确诊。近年来在人医临床上也有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一)治疗 可采用下列药物驱虫: (1)吡喹酮 可作为首选药物。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5mg,1次内服。 (2)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30mg,每日1次,连用数日。 (3)六氯酚 每千克体重20mg,内服,每日1次,连用2~3天。 (4)海涛林 每千克体重50~60mg,混入饲料喂服,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 (二)预防 (1)对流行地区的猪、猫和犬要定期进行检查和驱虫。 (2)严禁在流行地区以生的或半生的鱼、虾饲喂动物。 (3)管好猪、犬等动物的粪便,及时清除并堆集发酵,防止粪便污染水塘,禁止在鱼塘边盖厕所或猪舍。 (4)消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