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病临床诊治中,有的因猪高热症状诊断不明而延误治疗,甚至造成猪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猪高热的病有许多,这往往给鉴别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诊治中要及时准确。
因猪瘟引起的高烧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猪瘟疫苗,猪体有一定的抗病力,少数因漏免、免疫方法不正确、使用疫苗量不足等因素所导致,常出现非典型猪瘟。猪瘟潜伏期约7天,最短2天,最长21天。常见的急性猪瘟一般体温升高至40.5℃~42.5℃,并呈稽留热,死前体温迅速下降至常温以下。精神委顿,寒战拱背,食欲减退或废绝,行走缓慢,被毛粗糙,两眼无神;初期粪便干燥呈小球状,后期腹泻,有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内常带有黏液或血液;腹部、外阴、四肢内侧、耳部、下颌等处皮肤有点状或斑状出血。解剖检验:胸、腹、四肢等皮肤有紫色斑点;肺、胃、肾、胆囊、心、肝、脾等处浆膜均有针点大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边缘常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梗死。
防治措施:选择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定期进行栏舍及环境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证生猪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检免疫猪的抗体浓度是否达到保护水平,坚决淘汰一些经免疫后抗体水平仍然低下或病原血清检测阳性猪,净化种猪群;制定个性化的科学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是有效控制猪瘟的关键措施。
参考免疫程序如下: 农村散养或中小型猪场 ,首次免疫在子猪21日龄~25日龄,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猪瘟疫苗,每头2头份;60日龄~65日龄,二次免疫,每头猪4头份。种猪每年接种2次~3次,每头每次4头份。母猪断奶后注射。
疫病扑灭期猪场或中小型猪场:子猪超前免疫,即子猪产后在未吸吮初乳前皮下或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隔2小时左右再喂奶;65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每头猪4头份。种猪免疫同上。
猪蓝耳病引起的高烧本病各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高温和低温均可促使本病发生,传播快、发病率高。受感染的种猪场,母猪流产、早产及死胎率达20%以上,新生子猪和断奶前子猪病死率高达80%,育肥猪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 此病症一般潜伏期2天~37天,以母猪体温升高、厌食、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子猪呼吸症状和高病死率为特征。保育期及育肥猪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厌食,昏迷,呼吸次数增加,咳嗽,有的猪耳、腹部发蓝。解剖检验:胎儿及死产子无特征性眼观变化;流产及早产弱子,有的皮肤呈棕色,腹腔及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有的胎儿脾下水肿。子猪、育成猪及育肥猪眼睑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
治疗措施: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最有效措施。最近农业部批准认为,江西型 (NVDV-JXAl)毒株针对现在流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免疫效果,是当前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最佳选择。
推荐强制免疫程序: 商品猪21日龄首次免山东型(SD1)毒株蓝耳病灭活疫苗2毫升,50日龄二免江西型(NVDV-JXAl)毒株疫苗2毫升; 后备母猪 ,分别在配种前2个月、1个月分别进行1次免疫,注射山东型(SD1)毒株蓝耳病灭活疫苗4毫升;经产母猪, 配种前免疫1次,注射山东型(SD1)毒株蓝耳病灭活疫苗4毫升; 种公猪 每隔6个月免疫1次,注射山东型(SD1)毒株蓝耳病灭活疫苗4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