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多种养猪模式并存。有已经成功的,也有已经失败的; |
目前在中国,多种养猪模式并存。有已经成功的,也有已经失败的;有即将走向成功的,也有即将走向失败的。大家都在探索:那种养猪模式更好呢?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简单地说某个模式“好”与 “不好”都是不对的,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看待这个问题。
比如:广东温氏“公司+农户”养猪模式在广东西部等地区成功了,但你不一定能摹仿来并取得成功!大家知道,这个模式并不是广东温氏首创,北方早就有人这样搞了,但几乎都失败了!这是因人制宜;即使是广东温氏,同样的模式在广东西部成功了,在广东其它地区或国内其它省也不一定成功,即使成功其效果也不可能都那么好!这是因地制宜;广东温氏“公司+农户”养猪模式在90年代以来是成功了,但它如不与时俱进、不断地加以完善,今后也不一定永远成功!这是因时制宜。
我把近些年中国出现的养猪模式人为地简单分类一下,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l 多元化模式
l 单元化模式
l 一条龙模式
l 阶段性模式
l 公司+农户模式
l 养猪小区模式
l 社会分工合作型专业化模式
要说明的是:这里每种模式的划分并不很严谨,具体的划分标准与界限由于很难确定,难免会有模糊不当之处。为了能弄清楚本文的分类与讲解,我把几种养猪模式的分类标准与其区别列表说明如下:
养猪模式分类表
模式内涵
模式分类
|
是否从事养猪饲料动保屠宰等多种相关产业
|
是否包含种猪繁殖仔培育肥等养猪各环节
|
是否由多个养猪户联合集中在一个园区内饲养
|
是否与社会其他相关产业公司有严格分工与紧密合作
|
多元化模式
|
ü
|
ü
|
×
|
×
|
单元化模式
|
×
|
ü
|
×
|
×
|
一条龙模式
|
×
|
ü
|
×
|
×
|
阶段性模式
|
×
|
×
|
×
|
×
|
公司+农户模式
|
ü
|
ü
|
×
|
×
|
养猪小区模式
|
×
|
×
|
ü
|
×
|
社会分工合作型专业化养猪模式
|
×
|
×
|
×
|
ü
|
各种养猪模式都有其利与弊,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
1. 多元化养猪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动保、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有种猪、商品猪,自繁自养。如广东温氏、广东长江、江西正邦等大集团养猪公司。这种模式只适合于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运作,要求人、财、物资源雄厚,中小公司或企业不易运作。其优点是易于扩张,规模效益好;形成产业链,整体创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即使养猪亏损,其它环节也可以赚钱,整个产业链仍会盈利。
2. 单元化养猪模式
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不经营其它产业。国内绝大部分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其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综合竟争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抗风险能力差。
3. 一条龙养猪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规模化种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其特点是:从种猪育种、种猪扩繁、仔猪繁殖,一直到生长育肥都自己做。这些种猪场往往是以经营种猪为主,非种用部分育肥用;也有的种猪场有自己的父母代商品场或商品线。其优点是自繁自养,易于疫病控制;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猪群结构,或生产纯种猪、或生产二元母猪、或育肥;专业化较强。其缺点是种猪育种成本高,要求专业化饲养与管理水平要高,猪场的固定资产投入较高。
4. 阶段性养猪模式
与一条龙养猪模式相对应,阶段性养猪模式有的只生产祖代猪,有的只生产父母代猪,有的只生产仔猪,还有的只养生长育肥猪。其优点是:养猪更专业化,技术要求单一;便于集中人财物力;管理简单,便于操作。缺点是,综合盈利能力差,易受养猪其它环节的制约;下游阶段的猪场如商品仔猪繁殖场、生长育肥猪场,不能自繁自养,需不断引猪,疫病难以控制。
5. 公司+农户养猪模式
其特点是:往往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动保、屠宰等相关产业;给农户提供配套服务,提供饲料、动保、肉猪回收、技术咨询等服务;提供种猪、育肥仔猪,但生长育肥阶段交给农户饲养。其优点:除了多元化经营的好处外,养猪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减少(公司不用建生长育肥舍);整体养猪规模易滚动扩大;最大的好处是,能带动农民养猪致富,所以,农民欢迎、政府支持、融资能力强。其缺点是:运作复杂困难,资金链风险大,受民风(农户信誉度)的影响很大。公司+农户养猪模式还有一个弱点:给农户提供仔猪、饲料、药物时,往往要赊欠等肉猪产品回收后再结算,这就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只有财力雄厚或融资能力强的公司才能做到。北方许多公司尝试的公司+农户养猪模式之所以搞不起来,无力赊欠就是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民风(农户信誉度)不好而导致回收资金出问题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6. 养猪小区模式
其特点是:把许多养猪户联合集中起来,在一个共同兴建的养猪园区内统一饲养、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一些地区的政府组织牵头运作的,也有的是以某个龙头企业(公司)牵头运作的。这种模式多以失败告终。其要命的缺点是:一家一户入住养猪小区,管理难度大,尤其是防疫工作无法进行、疫病难以控制。特别是那些由政府组织牵头运作的养猪小区,通常是形象工程、业绩工程、项目工程,园区建设花的大都是国家的钱,缺乏科学地饲养,管理更是混乱。国内前些年兴建的许多养猪小区,现在多数是人去猪空,一片荒芜。
7. 社会分工合作型专业化养猪模式
那么,何种养猪模式更好呢?中国养猪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无可置疑,社会分工合作型专业化养猪模式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当今许多养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的养猪模式。
这种养猪模式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佳化、养猪资源配置最佳化;这种养猪模式更有利于养猪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这种养猪模式更能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什么是社会分工合作型专业化养猪模式?我来用一个日本猪场的运作模式来形象地阐述一下:
1989.3-1990.3,我在日本鹿儿岛板东岛集团公司的一个集约化猪场研修学习。这个猪场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一贯式商品猪生产场,其父母代后备母猪及公猪是由本地区另一家公司的祖代种猪场提供的;饲料是由本地区另一家公司的饲料厂提供的;生产出来的肉猪买给本地区另一家公司的屠宰厂…….这些公司(厂)与我所在的猪场是通过长期合同实现合作的,它们大都是单一产业、专业化经营,各公司(厂)之间互相有严格的分工又有紧密的合作。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通过彼此之间的合同约定各自的生产规模,计划性很强,可避免盲目生产,有利于市场稳定。再看其他方面:猪场要打疫苗了、要采血监测化验了、猪场出现疫情了……场长打个电话,当地专门机构及时派出兽医上门进行服务;员工招聘培训、技术咨询、对外交流、市场信息……均由养猪行业协会等类似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社会分工明确,各相关公司(企业)间合作紧密,运作成本低、效率高。这种模式也简化了猪场的生产与经营管理,降低了猪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难度。其最终的结果是:猪场的生产成本尤其是间接成本达到最小化、猪场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十年后,中国的养猪业一定会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猪模式—中国式的社会分工合作型专业化养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