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氢抗坏血酸,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通过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和学者就维生素C对畜、禽、鱼类的生理作用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维生素C是动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尤其是在应激发生的情况下维生素C的作用更加显著。
1、应激反应
“应激”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养殖业实际生产条件下某些环境性或非特异性不良条件的效应。对一种病症不能确诊或者没有已知的治疗或预防措施可有效解决这一病症问题,就常以“应激”作为对这一病症的诊断。生理性应激是危害商品家禽重要经济性能(生长率,免疫应答、饲料效率、繁殖率、孵化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子。
应激基本上是动物对外部刺激的生理反应,或是对长期存活和(或)紧急情况下存活需求的生理性反应。这一生理状态既需要能量代谢,又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所有的生理应激都会将养分和机体储备从用于重要的经济性能转而用于为存活所需的紧急生理功能。
应激所激活的中枢代谢活动是皮质酮的释放。皮质酮也叫作“应激激素”,产生于肾上腺中,这种激素可激发糖原异生作用以满足应激期间对能量的紧急需要从而保证自身的存活。皮质酮一旦耗尽或是合成不足,由糖异生作用产生的能量的过程就会停止而导致死亡,从而危害经济收益。在急性应激期间需要紧急救生性的适应性反应;在亚急性或慢性应激期间,需要较小而长期的变化。应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动物以前对同样应激的经验。应激会从机体储备中动员蛋白质和脂肪以获取能量。因此,任何减轻应激或减少皮质酮释放的措施都会导致养分被用于生长、免疫应答等方面。随着应激的开始,采食量常会下降,但代谢活动却会增强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从而保证机体自身的存活,所以,应激的直接效应就是危害经济性能表现。为了减少生长率下降、饲料效率变差、产蛋量下降、繁殖率下降和孵化率下降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添加维生素C抑制皮质酮的释放是最佳途径。
2、维生素C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2.1 维生素C缺乏症
畜、禽缺乏维生素C时,家畜出现生长停滞、食欲不佳、活动力丧失,皮下及关节弥散性出血,皮毛无光、贫血、下痢、坏血病等症状;家禽在高温下出现紧张状态,蛋壳硬度降低。
鱼类饲料中维生素C不足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态异形、游泳缓慢等,严重时甚至出现类似哺乳动物的坏血病症状。维生素C对维持对虾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幼虾停止生长,成虾则表现为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下降,最终使饲料转化率降低。虾类的典型维生素C缺乏症为“黑死病”, 即伤口愈合慢,壳下出现黑色溃烂,大批死亡;此外,维生素C缺乏时还易出现虾壳松软,蜕壳周期延长,肌肉白浊,鳃混沌等症状。
2.2 维生素C在禽类饲料中的应用
维生素C应用于禽类,有益于家禽的生产性能。维生素C有助于骨骼和蛋壳的形成。补充维生素C可促进维生素D3的吸收,从而促进骨骼的发育。雏鸡和肉仔鸡饲料中添加200mg/kg维生素C,可提高增重速度和成活率,降低腿病的发生率,增强雏鸡的免疫力。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种鸡的繁殖率和改善种鸡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种鸡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2.3 维生素C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猪本身可合成维生素C,但在某些生长阶段,特别是应激情况下,试验证明添加维生素C有良好的效果:添加维生素C既可提高母猪泌乳能力,又可减缓仔猪断奶应激,增加仔猪断奶重,且仔猪生长均匀,还可提高种猪繁殖性能。
2.4 维生素C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鱼类甲壳类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水产动物养殖密度增加,使水产动物对人工饵料依赖性加强,人工饵料中维生素C含量及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维生素C能提高鱼类的抗应激能力及抗病能力,促进骨骼发育,提高繁殖率。
3、 应激条件下维生素C的添加量
余德谦等(1999)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1000mg/kg 维生素C,有一定的抗热应激作用,生产性能已接近温度适宜的对照组。胜林等(2004)在热应激肥育猪饲料中添加稳定型维生素C 500mg/kg,试验猪生产性能有改善趋势。鸡群免疫接种前后,饲料和饮水中按100~150 mg/kg的剂量添加维生素C,可以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热应激时,给鸡足够量的维生素C,其体温明显低于维生素C不足的鸡,且死亡率明显降低。鱼类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受多种因。
本文内容为转载,供养猪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