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瘟免疫要反其道而行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农财宝典》

近几年,国家和养殖户均很重视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采取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但很多免疫效果并不理想,时常出现猪瘟免疫失败现象和猪瘟散发流行情况。

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很多,疫苗品种、生产质量、保存和运输、使用以及猪群的状态等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

针对猪瘟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农财宝典记者特地采访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副教授叶润全。从生产实际探讨,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以及对策。

农财宝典:我国拥有国际上最好的猪瘟毒株,并且国家这几年采用统购苗的形式,为广大养殖户筑起猪瘟防控的阵线。为何,现在在我国猪瘟依旧不能净化甚至是散发呢?

叶润全:主要原因是免疫失败。自从1956年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研制成功后,在此后几十年里,猪瘟疫情都得到有效控制。但最近几年,随着各种错误养殖理念的产生,猪瘟免疫效果大不如前。

农财宝典:免疫失败?

叶润全:是。这个是目前大部分养殖场所面临的问题。目前许多养殖户都在反映猪瘟疫苗效果大不如前,很多时候都会将原因归咎于疫苗厂家,但没有考虑到,现在的养殖环境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最突出的是霉菌毒素所引起的免疫抑制问题。还有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注射得太多造成机体免疫麻痹也会造成免疫失败。当然,疫苗的质量问题也是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而近几年的加药保健概念的盛行,直接导致了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将机体长期置于亚健康状态。当然,饲养管理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导致的猪群健康水平低,免疫应答差,也是猪瘟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农财宝典:但按照目前的原料市场,养殖户没有办法去改变霉菌毒素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对于规模化的场,定位栏的使用以及大规模高密度的饲养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现状下,养殖户对猪瘟的免疫,有没有其他更加好的改进方法呢?

叶润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比如,霉菌毒素的问题,我们不要在霉菌毒素出现的时候才想着添加脱霉剂脱毒,上上之策是,将霉菌毒素的滋生,扼杀在摇篮中。

我们可以在生产中做好多的细节,比如将玉米进行一个抽风除尘过程,就可以大量减少霉菌毒素。其实,霉菌毒素呈粉尘状,在抽风除尘的过程中,将霉菌毒素脱毒了一次。现在许多大型的养殖场都有这一套除尘设备,但很多都处于闲置状态。养殖场之所以不愿意用这种方法,是因为除尘后玉米将损耗2%,主要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而实验数据表明,经过除尘处理的玉米,猪群霉菌毒素中毒的几率大幅下降。不少养殖场因为舍不得这2%的玉米损耗而得不偿失:比如母猪返情率高,猪群免疫力下降等。其次,破碎的玉米粒因失去外皮的天然保护作用最容易长霉菌。所以粉碎加工好的饲料最好在48小时内使用。但很多养殖场都办不到,配好的料,基本上是吃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能不长霉吗?

农财宝典:那不可避免的保健用药呢?怎样反其道而行?

叶润全:为何养殖户要加药保健?就是担心猪群不健康嘛,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维,让猪健康,不用加药。方法其实都很简单:降低饲养密度可以改善很多,只是养殖户总是只看眼前利益而已。目前普遍养殖场密度都是0.7-1m2/头猪,其实如果你变成1.6m2/头猪的话,你会发现猪的死亡率降低,而母猪的生产繁殖能力提高了。也就是说养500头母猪与养600头母猪在效益上是一样的,但养殖户往往不会算这经济账,所以总是吃亏。再者就是养殖户要规范用药,否则,对猪瘟的免疫应答也会受到很大的干扰。

农财宝典:猪瘟的免疫失败是不是也跟母源抗体与母猪带毒有一定的联系呢?

叶润全:母猪的隐性带毒确有存在,但是带猪瘟病毒还是牛粘膜病病毒尚有争论。母猪能否提供充分的初乳对仔猪母源抗体的获得影响大,进而影响整条“免疫链”的完整性。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丘惠深老师曾对中国29个大中型猪场的所有21014头种猪检测猪瘟抗原,结果阳性猪有2336头(11.12%)。这29个猪场中全部存在母猪带毒,只是严重程度不同,最高的阳性比例可达30.70%,最低为4.4%。这些带毒母猪外表正常,不表现任何症状,但是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仔猪,丘惠深曾经试验证实隐性带毒母猪生下的仔猪带毒率达到96.7%,因此带毒母猪生下的仔猪由于在胎盘内接触猪瘟野毒,从而对猪瘟病毒产生免疫耐受。

此类仔猪免疫疫苗后不能产生有效的猪瘟抗体,一些甚至因为免疫猪瘟造成应激而发生其他疾病。国外试验也证实,先使猪感染野毒,在1、2和4天后再免疫C株疫苗,不能起到任何的保护作用。因此种猪群的带毒率要密切监测,避免猪群已经感染猪瘟后再进行免疫。要想控制好猪瘟必须先从种猪着手。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瘟 免疫 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