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病毒性)流行概况
猪不好养,因为困扰养猪业的疾病甚多,国内外常见多发的不下70种(细菌性病27 种、病毒性疾病25种、寄生虫病29种) 国内常见猪病毒性传染病约l6种: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腹泻、水疱病、水疱性口炎、水疱性疹、痘症、狂犬病、传染性脑脊髓炎等,尤其前五种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其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死亡率高成为新的“五大传染病” (旧称猪五大传染病是猪瘟、丹毒、肺疫、副伤寒、喘气病,后四个已危害较小)。由于生物安全及综合措施在有些地区施行不力,病毒在抑制环境中反复继代和交叉感染,混合感染以及临床的长期带毒和非典型病例的增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抗菌药的种类繁多和创新发展,细菌性传染病已能得到较好控制和治疗,而病毒性传染病由于缺乏特效药物和免疫预防的不彻底,现在成为养猪业经济损失的根源,尤其是两种以上的病毒病或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时往往治疗效果很不满意,综合治理、狠抓预防、中药调理和免疫接种,是遏制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治本之策。
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
相信误导,遍寻神药:全世界都在寻找治疗病毒的有效药物,目前仍然没有找到特效药物,治疗原则就是对症治疗,退热、抗炎、防止并发症。
误区二:
病急乱求医,用药混乱。病毒病只有靠自身免疫来耐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药物只能消除症状,等待机体产生抗体,如果需要紧急接种,事前用了地塞咪松(农村兽医最喜欢用此药)这种皮质类激素,属免疫抑制剂,会大大影响疫苗按种的效果。
误区三:
万箭齐发,重复用药。许多种对付病毒的药都只能是辅助性和增强免疫力的间接治疗药,并不能直接杀灭病毒,而且一些分子生物学产品的成本很高,价格昂贵,人都承受不起,何况是动物。一定要按病性、病程合理使用、按疗程使用,减少重复和浪费,对于病毒病,目前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
祖国医学对流行病的认识:
“瘟病”一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中医秉承这一说法,各有论述并逐渐明晰,至清代趋于完善。
1、温热病:传统中兽医理论认为,“瘟”即瘟疫,亦称“温疫”或“热疫”,是感受自然界疫疠之气而引发的、多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
2、所谓“疫疠之气”,有成毒气、戾气或杂气等,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邪气与正气而言,现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即诸如各类病原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即为邪气,其产生的及致病流行与养殖密度、抗生素滥用、预防缺失及干旱、酷热、大涝、反春、温室效应等反常气候有关。
中药发酵
中草药经实验室严格筛选和广泛的对比试验。配合乳酸菌为主的有益菌群,经过深层发酵,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充分发掘中草药无毒、无害、无耐药、无残留、作用广泛的优势,中西药结合,可以发挥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并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用药,降低损失。
活性乳酸菌:
1、改善肠道肠道大环境,通过乳酸菌在肠道的大量繁殖,并伴随大量乳酸的产生,从而形成了肠道的酸环境,有效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和滋生;乳酸菌的免疫调节机能已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視。
2、活性乳酸菌或其代谢产物尤其菌体表面多糖,可调节免疫反应,最近发现肠细胞在接触到某些细菌菌体时,即会增加如interleukin 8,tumour necrosis factor 等蛋白质基因之表現,而这些物质已知能活化巨噬細胞,因而增进免疫反应。
3、活性乳酸菌制剂在人类临床上被证明具有抑制动物体移植癌或化学物质所致癌細胞的增值。其作用机理经由动物及人类之试验也逐渐证明是因为免疫调节作用及抑制肠內菌群产生致病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