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我国规模化养猪业迅速发展,密集养殖使得猪病复杂化发展,如:猪伪狂犬病、PRRS(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猪胸膜性肺炎等疾病已经成为困扰着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作为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猪肉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猪病流行的新特点,如何在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养猪场选择新的疾病控制技术将是今后养猪业发展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
中国养猪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工厂化的现代化养猪场,至今,各种饲养管理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技术应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猪伪狂犬病(PRV)的清除对于规模化种猪场来说非常重要。原种猪场一旦感染了PRV,将会终身带毒,引起母猪的早产、流产、死产、木乃伊、弱仔,仔猪的死亡率增多,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规模化原种猪场很有必要进行猪伪狂犬病清除与净化。
多点生产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早期断奶、隔离生产和多点生产均是得到很好应用的生产技术。但是,关键原则未变:(1)从母猪免疫获取最大的效益;(2)仔猪应尽早断奶并移至另一点;(3)全进全出技术。
由于猪群间健康的差异,引进后备猪的隔离、风土驯化等方法很有必要。距离是传染病传播的天然屏障,不同年龄的猪应有足够距离,这是猪场健康控制的基础。
超早期药物隔离断奶选留后备种猪
超早期药物隔离断奶(SEW)技术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防止大部分疾病传播的技术,包括PRRS。超早期药物断奶后,隔离到16公里远的一个猪场,90千克经检疫无主要传染病后方能合群,保证后备种猪的健康。
分胎次饲养
分胎次饲养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及利于头胎母猪的生产管理。永新种猪场吸取国外的管理经验,实行头胎猪场管理。众所周知,头胎母猪的疾病情况及生产性能相对不稳定,无论营养要求、疾病状况、配种、分娩难易、产子数、仔猪疾病及存活率都与其他胎次母猪不同,要求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同。在永新种猪场,其选择了一个条件比较好的、设施比较现代化的猪场作为头胎猪场,母猪产下第一胎后将其转到其他各个猪场。同时在管理和人员配置时,把最好的工作人员放到头胎猪场,用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管理头胎猪场。
实行部分清群,阻断传染病的传染链
现代集约化猪场生产是一个以周为单位的连续过程。病原微生物就是通过这个循环感染周而复始。实行部分清群,就是切断这个感染循环。猪场应每年实行1次~2次部分清群。传染病较多、较复杂的猪场,主张全部清群(效益与成本通过这部分预算,在成本上切实可行才实施)。部分清群方法如下:
保育猪感染PRRS最严重,实行部分清群,就是切断感染源(包括其他病原微生物),同一时间把所有的保育猪出售或转移到育肥舍饲养,最好是另一个猪场,彻底清洗,空置1周~2周,最好是2周。每次清群,必须分别进行3次消毒,用3种不同的消毒药,分别于第1天、第13天、第14天进行,这是清除PRRS和其他疫病的措施之一。
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是减少或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每次全进全出,必须全面清洗消毒包括用具、衣服、鞋等,而且每栋猪舍专用。不能做到全进,也应做到全出,这对控制猪场疫病非常有好处。
利用血清检测手段,控制和清除疾病
定期监测猪场免疫情况是制定免疫程序和疾病清除实施的主要措施。主要用ELISA方法,区分野毒和疫苗,同时也要屠宰检查猪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用ELISA监测的主要方法是:1、祖代猪,每季度检查血清一次;2、曾祖代猪,每月对不同年龄的猪检查;3、父母代猪,每年检查一次,每个年龄段抽一定比例的猪进行血清检查。种猪以胎次抽查,公猪全检,生长育肥猪每4周为一个年龄段抽查,以上检查结果必须详细记录。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防疫制度
对种猪来说,在饲养管理上需要更高的要求,防疫制度更严格,许多猪场,往往把疾病的防疫目光放在疫苗和用药上,而忽视了一些日常的基本工作。条件性致病菌如:巴氏杆菌、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往往与饲养管理的疏忽有关。只要细心观察,便可知道死猪最多的往往是那些高密度饲养、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混群饲养、保温差的栏舍。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防疫制度,能大幅度降低某些疾病的传播、感染。具体要求是:
保证各个阶段猪只的合理营养供给。
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避免产生过多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做好密度、通风、冬天保温及夏天降温管理。夏天母猪舍和公猪舍都采取水帘式降温和排风扇抽风抽湿的方法,让猪只处于舒适的环境。
全进全出及同日龄阶段饲养。全进全出在疾病控制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求全进全出一定要彻底,包括猪群、工作人员、工具等。
每个环节设一个专用的病猪隔离场所,及时把病猪隔离出来,这无论是对病猪的病情控制和对未感染猪群都是很好的。
消灭可能的传播媒介。猪场严格禁止饲养犬、猫及家禽,杜绝犬、猫、鸡及其他鸟类进入猪场,定期进行场内灭鼠、灭蝇工作。
对全场种猪(含公母种猪及后备猪群)进行临床观察及生产繁殖性能的调查。
合理地使用疫苗,并根据抗体水平决定免疫程序。
在开展疾病控制时,很多观点认为,采用药物控制,是目前比较简易和比较容易推广的疾病清除技术。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采用药物控制应该充分考虑到猪肉的抗生素残留问题。虽然实践证明,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可以减少猪只对疾病的感染机会,但长期使用,会使机体本身产生耐药性。人通过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猪肉,时间长了,也会逐步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这将是危害到国人素质的头等大事。疫病的控制与净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要找到可行性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控制并净化它。到下个世纪我国人民将从小康走向富裕,届时对畜产品的质量将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选择新的疾病控制技术,将是中国养猪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