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

猪传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华夏养猪网

    猪传性萎缩性鼻炎现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严重鼻炎性传染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所规定的B类疾病,在各国普遍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该病l830年在德国发现,1964年因为引种传入我国(浙江进口“约克”种猪),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和大型集约化猪场存在该病,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并已经成为我国集约化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每年因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万元,集约化养殖程度越高的地区发病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大。据有的研究人员统计:养猪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感染率多达50%以上,病原菌的分离高达90%以上,发病仔猪生长迟滞率高达30%以上。

    2 感染病原及特征

    2.1  感染病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确认该病实际上存在2种形式,一种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b)与其他鼻腔菌丛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轻微至中等程度鼻甲骨萎缩,鼻腔没有明显变化的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APR);另一种是由以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pasteutella multocida,Pm)单独或与Bb及其他因子(如绿脓杆菌、放线菌、毛滴虫、支原体、嗜血杆菌、猪流感病毒、猪细胞巨化病毒及环境因素等)共同混合感染作用引起严重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2.2病原特征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原特征为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呈两极着染,散在或成对排列,有周鞭毛,能运动,不产生芽胞,有的有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助其生长,在葡萄糖中性红琼脂平板上形成透明烟灰色中等大小的菌落,在血琼脂上呈D型溶血,肉汤培养物有腐霉味。不发酵糖类,利用柠檬酸盐和分解尿素。该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可将其杀死。本菌有3个菌相,I相菌病原性强,II相菌和III相菌则毒力弱。在不适当的条件下I相菌可向Il、III相菌变异。()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A、D型株(Pm―A、D株),能产生皮肤坏死毒素,即类内毒素(DNT)。与Bb相比,仅少数猪场可分离到Pm,而且Pm单独感染猪群,即可发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并造成经济损失。

    3 危害

    几乎所有的猪都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和不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所以多数健康猪都可能患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一旦感染后难以治疗并导致终生危害,是集约化养猪业的大敌。该病可分成2种形式:l)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它是由单独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产毒菌株或是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混合感染以及和一些鼻腔内病原菌的混合感染而造成的,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严重危害世界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2)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是由单独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以及和一些鼻腔内的病原菌的混合感染造成的,表现为隐性疾病,临床上很难发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或死亡,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是商品猪耗料增加9%以上,日增重下降17%以上,推迟猪肉上市时间(出栏延迟)30 d以上。据报道,感染该病的猪只生长到90 kg时,所需日龄较未感染该病的猪只多需要时间20 d以上,多耗饲料23%以上。

    进行性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于患猪萎缩的鼻甲骨或弯曲的鼻中隔改变了鼻腔的进出气流,降低了鼻腔的自然防疫保护屏障功能,使外界环境中悬浮物(包括某些病原体)吸入到鼻道底部、鼻窦和下呼吸道,容易感染诸如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原,从而引发与支原体肺炎的协同继发感染,使感染猪机体抵抗力大幅度下降,明显增加死亡率。

    4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病猪和带菌猪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从病猪和带菌猪的鼻腔分泌物排出后,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特别是母猪有病时,最易将本病传染给仔猪,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大,并一代传染给一代,逐渐扩大传播;不同月龄猪可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全群,但传播比较缓慢;犬、猫、鼠、兔、其他家畜、家禽,狐和人等均能带菌成为传染源。

    5 发病机理

    现已证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单独不能引起渐进性病例,但可使猪鼻黏膜的完整性遭受破坏,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则能够很容易地在破坏了的猪鼻黏膜上定植、生长和繁殖,产生皮肤坏死毒素(DNT)使鼻腔黏膜上皮增生、黏液腺萎缩、软骨溶解,间质细胞增生、成骨细胞损伤,从而使猪出现临床症状和生长发育受阻;有实验证明:单独给健康猪接种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D型或A型株,可以发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严重病变。

    6 流行特点   

    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冬春两季是本病的高发季节,不分性别、不同年龄、任何品种的猪均易感,并以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最为易感;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若感染3周龄以内的猪,则能产生鼻甲骨萎缩病变;l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几乎全部产生轻微病变;超过6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几乎不产生病变或者只发生轻微病变;哺乳仔猪感染本病后,除引起鼻甲骨甚至鼻腔变形、萎缩或消失外,还可以引起全身钙代谢障碍,致使仔猪发育迟缓、生长迟滞、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有时伴发急、慢性支气管炎,导致死亡.较大的猪为亚临床感染而成为带菌者,可能只发生卡他性鼻炎和咽炎;成猪感染后看不到症状而成为带菌者。

    7 患病诱因

    一般认为Bb和Pm是本病的原发感染因子,各种应激因素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如不同日龄连续饲养、饲养管理不良、舍内卫生条件太差、栏舍猪群密度过高、拥挤、寒冷、炎热、猪舍潮湿、空气污浊、通风不良、饲喂粉料日粮、日粮营养成分缺失(如饲料中缺乏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或钙磷配比不当)、长途运输等都可能加剧本病的发生,甚至遗传因素等也能促进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生;其他病原(如绿脓杆菌、放线菌、毛滴虫、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流感病毒及猪细胞巨化病毒、疱疹病毒及环境因素等)也都可参与致病过程,使病情加重。

    8 临床症状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引起的鼻炎主要症状以流鼻涕、断续性打喷嚏及鼻塞为主,患猪出现吸气性困难似鼻塞样,吸气时鼻孔扩大明显,有的发出鼾声。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以张口呼吸,鼻内发生脓性黏液,打喷嚏时可从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性或脓性带血鼻液,病猪有摇头、拱地、搔扒或摩擦鼻部等不安症状,由于鼻黏膜受到刺激,用力喷嚏致鼻黏膜破坏而流出鼻血污染到猪舍的地板上、墙壁上或猪体背上;鼻泪管阻塞,易继发结膜炎,泪斑增多并黏附粉尘在眼角下方形成半圆形、黑色或褐色“泪斑”。

    典型病例明显表现为吻部扭曲变形,若两侧鼻腔的病理损害大致相等,则鼻腔变得短小,鼻端向上翘起,鼻背部皮肤粗厚,有较深的皱褶,下颌伸长,上颌短于下颌,上下门齿错开,上下颌不能完全咬合,面部变形或歪斜或歪向一侧或上翘,面部(鼻上方)皮肤皱缩,形状似哈巴狗,俗称“短鼻子”;若一侧鼻腔病损严重时,则两侧鼻孔大小不一,鼻歪向病损严重的一侧,严重的可歪斜40度,称为“歪鼻子”;当额窦受害而不能以正常比例发育时,则两眼问的宽度变狭,使头形倾向于小猪的头形,称为“小头症”;如无继发感染,大多生长缓慢甚至停滞难以育肥,有的成为僵猪;如有继发感染多引发肺炎或脑膜炎而引起死亡。

    9 病理特征和检查方法

    9.1  病理特征

nbsp;   特征性病变出现于鼻腔和邻近组织,最有特征的变化是鼻腔的软骨和骨组织(如鼻甲骨)软化和萎缩,以鼻甲骨的下卷曲萎缩最为明显,甚至鼻甲骨完全消失.鼻中间发生弯曲,使鼻腔成为一个鼻道,鼻甲骨部则成为只留下小块黏膜的皱褶。若继发肺炎,其炎灶最先见于肺尖叶、心叶和肺膈叶前下部,成小叶性或融合性病变;切开肺脏可见肺组织常因充血而呈鲜红色或淡红色,切面上散布有褐色小叶性炎性病灶;病情严重的,病变常可累及整个肺叶,并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变化。

    9.2 剖检鼻甲骨方法

    沿两侧第一、二臼齿间的联线锯成横断面,将鼻甲发育最丰满的部位锯开,以充分暴露两侧鼻甲骨,然后观察鼻甲骨的形状和变化,在这个横断面上,正常的鼻甲骨分成上下2个卷曲,上卷曲呈现2个完全卷曲,而下卷曲的转弯则较少,只有一又四分之一个转弯,颇似钝鱼钩;上下卷曲几乎占据整个鼻腔,上鼻道比下鼻道稍大,鼻中隔正直;鼻部锯断后,首先应检查鼻腔黏膜的分泌物形状与数量,以及黏膜的变化(水肿、出血和糜烂等);病变轻时,鼻黏膜仅有少量浆液性渗出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有大量黏液性分泌物并混有大量脱落的黏膜上皮,窦黏膜常中度充血,有时窦内充满黏液性分泌物;当病变转移到筛骨时,可在筛窦内见有大量黏液或脓性渗出物;然后检查鼻腔黏膜和鼻腔周围骨的对称性、完整性、形态及变化(变形、骨质软化或疏松,萎缩以至消失),以及两侧鼻腔的容积,测量鼻腔纵径和两侧鼻腔的最大横径(猪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时鼻腔的横径往往大干纵径);最后对鼻甲骨进行触诊,以确定卷曲部及基部骨板的质地,正常时骨板坚硬,萎缩时软化以至消失;急性病例鼻腔渗出物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碎屑,慢性病例鼻黏膜苍白,轻度水肿,窦黏膜中度充血,窦内充满黏液脓性分泌物。

    10 实验室诊断

    对该病开展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比较多,有细菌学方面的,也有血清学方面的,下面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0.1  病原镜检

    用棉拭子插入鼻腔至眼下部,同时棉棒要不断的以手指头使其旋转数次,采取病猪鼻腔内的黏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散在或成对排列的球杆状菌。

    10.2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巢式PCR)可用于进一步检测鼻拭子中的Pm,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比常规PCR要高,在高浓度的日的菌存在时不必做增菌培养,可直接从所采取的鼻腔分泌物中分离DNA应用于检测。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易于推广,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10.3 试管凝集试验

    在病原菌感染猪后,2~4周血清中开始出现凝集抗体,但感染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才能在部分感染猪体内检测出抗体,所以较少使用。

    10.4 乳胶凝集试验

    此法检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抗体,该方法特异性较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操作简单,乳胶抗原也很稳定,有利于临床上快速检出毒素抗体,是基层兽医部门和猪场较为理想的一种检测方法。

    10.5 免疫扩散试验

    该方法在检测时既可以检测抗原,也可以检测抗体,实验简单,虽然灵敏性不高且需要反应的时间长,但该方法特异性强、结果可靠,是学术界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10.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微孔膜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试纸条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并通过胶体金的颜色显示出来。

    10.7 药敏试验

    该病感染病原对卡那霉素中度敏感,磺胺嘧啶、氟哌酸、庆大霉素轻度敏感,对白霉素、氨苄西林不敏感。

    10.8 生化试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Bb)不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能利用枸橼酸盐,尿素酶、氧化酶阳性,VP试验阴性,不形成靛基质。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利用枸橼酸盐,氧化酶阳性,尿素酶和VP试验阴性,能形成靛基质。

    10.9  X射线作辅助诊断

    可以早期诊断猪萎缩性鼻炎,此法检出率高,且对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操作困难,且不能检出轻度病变病例。

    10.10 活体接种实验

    用灭菌生理盐水25~50 mL,多次冲洗病猪鼻腔,将洗下液接种4~7 日龄仔猪2头,每头猪的鼻腔滴入l0滴,接种后7~8周剖杀,鼻腔产生病变。若对照猪无病变,可以确诊。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成本较高,对无实验室设备条件的可以选择使用。

    10.11 病理剖检

    是目前I临床实践中诊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最实用的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做出诊断。

    11 诊断要点   

    根据本病特定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均可作出正确诊断:如慢性经过、体温不高、常打喷嚏、鼻子发痒、吸气困难、鼻黏膜发炎、鼻孔流出浆液、黏液、脓性鼻涕、鼻子斜歪、面部变形、生长缓慢等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分析、病理学观察等综合情况,不难现场诊断该病,确诊要进行实验室检验。

    12 鉴别诊断

    根据病猪发病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对该病作出初步诊断,但在诊断本病时也应注意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2.1 传染性坏死性鼻炎

    多发生于外伤之后感染坏死杆菌所致,主要表现为鼻腔的软组织、骨和软骨发生坏死,形成瘘管,流出腐败恶臭的坏死性分泌物,而鼻甲骨不萎缩、不消失。

    1 2.2 软骨病

    猪患骨软病时颜面骨疏松,鼻部肿大变形,呼吸困难,与萎缩性鼻炎的症状有些相似,但骨软病无喷嚏和泪斑,鼻甲骨不萎缩。

    12.3 猪传染性鼻炎

    由绿脓杆菌引起,有出血性化脓性鼻炎症状,临床上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损或废绝;死后剖检可见鼻腔、鼻窦的骨膜、嗅神经及视神经鞘,甚至脑膜发生出血,而萎缩性鼻炎无此变化。  .

    12.4 猪细胞巨化病毒感染

 本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成为猪萎缩性鼻炎继发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侵害2~3周龄的乳猪。乳猪感染猪细胞巨化病毒时,常发生鼻炎,打喷嚏,吸气困难,易与猪萎缩性鼻炎混同。但猪细胞巨化病毒感染症一般呈急性经过,临床上病猪贫血,下颌和肘关节周围水肿,具有中度发热的一般性鼻炎症状,流出少量浆液性鼻汁,病程延长或继发感染时可见到卡他性化脓性鼻漏;本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和肺炎,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在鼻黏膜的黏液腺巨细胞内有嗜碱性核内包涵体,一般不引起鼻甲骨萎缩。

(本站图文全部转载自互联网并全部为免费分享。若有侵权之处请速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电话:400-810-5353 举报邮箱:xuefeng@aweb.com.cn)
更多关于 猪传性萎缩性鼻炎 防治 技术 的文章

相关文章